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第十四届(2019)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暨首届平凉红牛节在平凉开幕

 2019/09/07/ 13:08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兰天 白羚媛 实习生杨莹洁

  每日甘肃网平凉9月6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兰天 白羚媛 实习生杨莹洁)今天上午,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共平凉市委、平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2019)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暨首届平凉红牛节在崆峒古镇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牛业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业内知名人士齐聚全国肉牛优势发展区平凉,围绕“育良种、产好肉、强科技、助脱贫”主题开展系列论坛研讨、现场观摩交流和项目洽谈签约活动,共商中国牛业发展大计,加快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进程。

  平凉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有“农民唯养牛”的历史记载,当地群众养牛饲养方式非常精细,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非常独特的肉牛种质资源。经过基因测序,平凉红牛是秦川牛和日本和牛的祖系,肉质细嫩,大理石花纹明显,具有独特的芳香味,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共轭亚油酸含量高。经过权威机构的鉴定,平凉红牛为独特的优质肉牛种质资源。平凉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红牛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发展,持之以恒推动扩量、提质、增效。

  据了解,近年来平凉市委、市政府按照“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牛产业,目前平凉牛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坚持适度规模养殖和分户饲养同步推进,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场426个,培育养牛大户1.6万多户,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1012个,带动了8.42万贫困户发展牛产业。2018年全市牛饲养量接近70万头,总产值达到72亿元,重点养殖区域农民人均养牛收入达到3000多元。科技支撑不断增强,先后制定了平凉红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等8个地方标准,坚持引进与改良结合、示范与推广结合,建成市、县、乡三级科技服务站110个,肉牛冻配改良点129个,肉牛良种化率达到92%,科技对牛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5%左右。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共建了西部肉牛种质资源科技创新基地,与省农科院合作建设了平凉红牛良种中心,这两个项目都已经先后顺利开工,于今明两年建成,将大幅度提升平凉红牛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龙头企业,目前,拥有省市级龙头企业27户,屠宰生产线5个,研发和生产牛肉、牛骨、皮革和生物制品等近100种,年屠宰能力20万头,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万吨。品牌效益持续扩大,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坚持高端定位,注册牛肉类商标68件,“平凉红牛”成为全国第一个活牛类证明商标,优质高档牛肉被国内外权威专家鉴定达到日本A5级标准,取得了直供国家运动员的“入场券”,建成了供港肉牛养殖基地。

  第十四届(2019)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暨首届平凉红牛节的成功举办,对于全方位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平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推介平凉红牛产业优势资源,提升“平凉红牛”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行业内有识之士和优秀企业到平凉投资兴业,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