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民俗风情】妙趣横生的两当“棚民”文化

 2019/09/11/ 07:0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周海仁 刘小雷

【民俗风情】

妙趣横生的两当“棚民”文化

两当号子 刘小雷

  周海仁

  居住在两当县南部深山林区,即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一带的农民们,历史上称为“棚民”。所谓“棚民”,其祖上大多是从山外移居的客家人,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棚民文化。棚民文化是两当独有的一大地域文化品牌,更是影响陇南历史的十大特色地域文化之一。棚民文化有以下主要鲜明特点:

  其一:独一无二的“湖广广腔”语言。由于当时棚民大都来自两湖、两广、三江及川黔等地的移民,不同省份和地区的语言在长期共处中互相取舍,彼此融合,从而形成了与陕甘两省截然不同的两当方言语种。其发音既像湖广,又有云南、贵州、四川、湖北人的语言特点,纯属川楚方言变调形成的特殊语音,被当地人称为“湖广广腔”。如今在两当南部山区的泰山、站儿巷、广金、云屏等乡镇,仍保持着这种“湖广广腔”特殊语言和生活风俗。

  其二:高亢粗犷的号子。流传于两当南部山区的两当号子,是两当民间文化的“土特产”,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味。两当号子从演唱形式上主要分为“花号子”和“排号子”两种。“花号子”曲调高亢,无唱词,但容量大,演唱者主要通过模仿动物或大自然的某种音符,表达一种狂野悠远的意境。“排号子”曲调较低,有唱词,每句唱词一般由7个字组成,前四个字为一个音节,后三个字为一个音节;演唱形式生动朴实,习惯上由4至6人组成,演唱时特别注重接气,也就是说第一组人即将唱完一句接气时,第二组人即从上句末尾拖腔中接唱,达到一气呵成的最佳效果。

  其三:风格奇异的服饰。棚民在服饰方面,具有鲜明的苗族人的特点。男人包头帕,颜色仅限黑白两种,但长度必须够一丈长;上衣穿大襟衣服,没有领口,裤子为大腰裤,裤腿下宽,长度只到膝盖以下。无论男女都统统打绑脚,也就是用布条或布带缠小腿。男女四季都穿用榆树皮或麻柳树皮编制的草鞋。但妇女在走亲戚或赶庙会时穿自家做的花布鞋。草鞋在60至70年代仍有流行。妇女的服饰与男人有所不同,上衣较长,后襟必须拖到大腿上,裤腿盖过膝盖以下;年轻姑娘、媳妇喜欢穿颜色素雅的衣服,而上了年纪的妇女则喜欢穿大红大绿服饰。

  其四:淳朴自然的风俗民情。当时棚民的主食是包谷,即用手磨或腰磨将包谷颗粒磨碎,按磨碎的颗粒大小又分为“大珍子”“末珍子”两种。手磨和腰磨是当时加工食物的主要工具,动力主要是依靠人的力量推动石磨,一般是现吃现加工。逢年过节棚民户户都要杀一头猪,并且酿造包谷酒,即今天的“明溜子酒”。杀年猪的同时还要“吃胞汤”,即杀完年猪的人家,要把全村的男女老幼请到自家屋里,围坐在一起吃肉喝酒,猜拳行令,打广子(拉家常),彼此交流加深感情。“吃胞汤”的习俗至今仍在两当南部深山林区广大农村延续、流行。

  其五:欢快的农作场面。当时的棚民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他们主要靠大面积广种薄收来获得全家一年的口粮。由于种植面积大,一家一户的劳动力无法完成,必须请“蹚将”班子打“锣鼓草”(即互相协作锄草)。打“锣鼓草”的日子一般选择在雨后晴天的早上开始,按请的“蹚将”(帮工)的多少每人手拿一把月牙形的锄头在包谷地里一字排开,同时选出五六个声音洪亮粗犷的“蹚将”站在包谷地的另一边,另有两名打鼓和五名敲锣的青壮年“蹚将”。随着锣鼓声同时有节奏的响起,一名“蹚将”高声唱起了山歌。与此同时,锄草的“蹚将”班子挥动锄头,踩着鼓点和歌声,飞快地向前锄地。一曲结束,锣鼓声暂停,“蹚将”班子才能稍稍休息。一个10至15人的“蹚将”班一天可锄草数十亩。

  其六:奇妙有趣的婚嫁习俗。在当时条件下,棚民的先祖们没有“指腹为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青年男女唱着山歌,吹着自制的竹笙自由恋爱。无论男娶女、女嫁男都一视同仁。

  其七: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棚民的住房也有了很大的改观,逐步由落地草棚变为土木结构的草房和瓦房。建筑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修房必须先立房架子作为骨架,房架子有三柱落脚、五柱落脚、七柱落脚等;一般五柱落脚以上的房屋都建有廊檐,檐宽2至3米,主要用于吃饭歇凉或堆放农具杂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