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述说兰州特色老街巷】华丽转身的老酒泉路

 2019/09/11/ 08:50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刘有中 实习生马瑛

  B 曾经脏乱差

  作为一名地道的兰州人,记者也曾多次前往老酒泉路夜市品尝美食。在“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开办之前,对老酒泉路夜市的环境与卫生真的不敢恭维。

  当时的老酒泉路夜市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卫生差、路面油污、公共设施被破坏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进入夜市,泔水味、油烟味、食物的味道混杂在一起,弥散在四周。待到凌晨收摊时,街道上纸巾团、饮料瓶、包装袋及厨余垃圾遍地皆是。

  “当时的酒泉路夜市并没有明确的准入制度,经营者大多是下岗失业人员。”据酒泉路街道夜市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5月,城关区政府曾对老酒泉路夜市开办权进行拍卖,以拍卖管理使用权的方式进行夜市管理试点,但因种种原因试点工作最终不了了之。

  之后的几年里,区政府、街道、社区曾多次试图解决酒泉路“脏、乱、差”的现状,但由于夜市经营管理长期处于无序状态,改造工作一直无法顺利开展。

  “我的祖辈都生活在老酒泉路,记忆犹新的除了美食,就是每天穿梭在马路上的31路电车,看着空中的电线开始晃动,就知道电车要来了。”甘肃米库民族贸易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米海,不仅是目前“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的管理方,也是老酒泉路的一位老居民。

  “大概在上世纪60年代,老酒泉路就出现了夜市。”米海一边回忆,一边向记者讲述,老酒泉路的美食实在太丰富了,仅仅羊肉就能做出几十种花样,还有鸡蛋牛奶醪糟、糖油糕等诸多美味的甜食。

  “我本身就是搞餐饮出身,无论对于老酒泉路,以及兰州美食,都有一份情怀。”米海说道,记得有一次前往台湾参加美食节,当地对于美食的推广工作令人震撼。回到兰州后,就一直在想,我们兰州人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美食推广出去呢?

特色小吃鸡蛋牛奶醪糟。

  C 浴火重生

  就这样,2016年8月,老酒泉路夜市的第一次改造项目正式启动。2018年8月,兰州市政府、城关区政府、甘肃米库民族贸易有限公司达成三方合作,投资3000余万元,对夜市再一次进行提升改造,并正式更名为“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夜市南入口门楼上,兰州古八景烧制与景德镇青花瓷盘装点其上,远观气势甚是雄伟。街面上放置着“一面情”兰州牛肉面雕塑、兰州战役剪影铁艺画框等彰显兰州文化的景观。夜市正门的北出口,是一座宽12米、高5.8米的木质仿古牌坊,两侧布置着别具特色的景观墙,整条街汇集着各类美食、展示着民俗文化,特色夜市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

  9月8日下午5时,记者来到“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夜市的摊主们正用小推车拉着烧烤炉、水桶、食材从老酒泉路南北两端街口涌入夜市,摊主们先用统一的红色塑料地毡覆盖在摊位区,将桌椅放置其上,摆好食材。短短半个小时,180个摊位全部准备就绪,只待开市。

  晚上7时,华灯初上,两侧红灯笼与路灯交相辉映,长达300米的民族风味一条街流光溢彩。走在街上,耳边不时响起油锅的“刺啦”声,食物的美味飘散在空中。海龙炒面、金城尕面片、胡辣羊蹄、甜醅子,每道特色小吃都让人垂涎欲滴……

  如今的“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已经成为城市里一道崭新的风景线。曾经的老酒泉路夜市,经过多年的坎坷,已真正实现华丽转身。

  站在夜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米海对记者说,想要真正把兰州的美食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要走的路还很长……

  对于马琦明来说,昔日的南稍门已不存在了,可是那里的一切和熟悉的坊间,那街、那院、那人、那事,都烙在了他的心里。看到老酒泉路的今日,他倍感欣慰!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刘有中 实习生马瑛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