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发布实录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酒泉专场实录(文+图)

 2019/09/11/ 10:58 来源:每日甘肃网
发布会现场

  9月1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酒泉专场新闻发布会。酒泉市委书记吴仰东,酒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安疆,围绕“七十年砥砺奋进 新时代接续奋斗 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主题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郭锦诗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酒泉市委书记吴仰东先生,酒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安疆先生,请他们围绕“七十年砥砺奋进 新时代接续奋斗 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主题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甘、香港驻甘、省市40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

  甘肃发布、新甘肃、视听甘肃等新媒体将进行网络现场直播。

  首先,请酒泉市委书记吴仰东先生作介绍。

酒泉市委书记吴仰东

  吴仰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金秋九月、秋高气爽,很高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到来之际,借助省政府新闻办这一平台与大家见面。在此,我代表酒泉市委、市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酒泉的关注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敦煌文化博大精深,我心向往之”。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第一站就来到了我们酒泉的敦煌市,在全市上下引起了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这是党中央和总书记对酒泉人民的深情挂念,对酒泉发展的特殊关心,对酒泉工作的殷切期望,让我们深受教育、倍感鼓舞,极大提振了全市上下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的斗志和干劲。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视察,让酒泉这片热土再次进入了公众视野,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股热潮还在持续升温。为了让大家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酒泉,借此机会,我以“七十年砥砺奋进 新时代接续奋斗 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主题,将我市的相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酒”命名的城市,也是甘肃省名“肃”字的由来地。诗仙李白为酒泉留下了“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的千古绝唱。酒泉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2%,辖肃州区、敦煌市、玉门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7个县市区,有汉、蒙、哈萨克等46个民族,总人口112万。酒泉自然风光优美,广袤草原、茫茫戈壁、雪山冰川、雅丹地貌、沙漠胡杨、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酒泉区位优势独特,占丝绸之路总长的十分之一,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和西气东输、西油西电东送廊道横贯东西、通达南北,是中国与亚欧各国能源输送、交通往来、通讯传输的必经之路。酒泉战略地位重要,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这里血洒祁连,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中国第一口油井在这里诞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特殊贡献,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这里升空,让“东方红”响彻太空,神舟系列飞船在这里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酒泉资源禀赋良好,铬、钒、石棉、菱镁储量居全国全省前列,风能光热资源丰富,瓜州、玉门被称为“世界风库”和“世界风口”,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开发利用示范区。酒泉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5处世界文化遗产和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星罗密布,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享誉世界,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西部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和最具人气的西部名城。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联通亚欧的重要区位、富集独特的资源禀赋、千年积淀的厚重文化,让酒泉这座名城迸发出璀璨的光芒,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战略通道、人文交流窗口、商贸物流枢纽、特色产业基地、户外运动之都、休闲养生福地。

  70年来,伴随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阔历程,酒泉人民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大力传承和弘扬在酒泉这片沃土上孕育出的忘我拼搏、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铁人精神,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新时代莫高精神,酒泉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97亿元,是1949年的1200多倍,人均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到世界银行确定的中等偏上国家发展水平,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发展基础更加雄厚,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

  一是农业生产向现代高端化迈进。1949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只有3900多万元。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日光温室、钢架大棚、规模养殖等设施农业成为发展主流,蔬菜、制种、瓜果等经济作物成为主导产业,成功打造肃州、敦煌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酒泉洋葱、敦煌葡萄、瓜州蜜瓜、玉门人参果等特色品牌,蔬菜制种产量和出口量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进入新时代,我们大力发展戈壁生态农业,累计建成戈壁生态农业6万多亩,受到国务院和省政府通报表扬,现代农业发展指数位居全省全国前列。

  二是工业经济由一枝独秀向多点开花转变。新中国成立后,以玉门油田为代表的大型企业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共和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玉门油田石油产量长期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先后向全国各油田输送骨干力量10万多人,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铁人”王进喜就是从玉门石油河畔奔赴大庆、享誉全国的。西部大开发以来,按照国家“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总体构想,酒泉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迅速崛起,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亚洲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装机规模占到全国的5%,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形成了石油化工、清洁能源、煤化工、硅材料等同步发展、多点开花的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一,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正在逐渐显现。

  三是文化旅游在深度融合中崛起。酒泉是丝绸之路重镇,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敦煌文化、航天文化、丝路文化、边塞文化、民族文化五大文化系列。境内既有雪山冰川、森林草原,又有沙漠绿洲、丹霞丘陵,还有沼泽湿地、湖泊苇溪,地球上除了海洋以外,几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在这里呈现,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以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永久落户敦煌为契机,加快建设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着力打造敦煌旅游、沙漠胡杨林等十大重点景区,敦煌文博会、张芝文化艺术节等十大品牌节会,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18年分别达到3200多万人次和310多亿元,人均旅游花费973元,全省排名第一,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四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酒泉地广人稀,四分之三的国土是戈壁荒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的都是酒泉曾经的荒凉景象。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南护水源、北拒风沙、中兴绿洲”,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3%,被列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昔日的戈壁荒漠如今绿洲镶嵌、郁郁葱葱。我们金塔的万亩胡杨林,就是金塔人民几十年来战天斗地人工栽植形成的,现在已经成为4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甘肃省秋色最美的地方之一,是我们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生动写照。每年国庆节前后,是观赏胡杨的最佳时间,欢迎记者朋友们来观光采风。

  五是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解放初期,人民群众缺衣少食,基本的生活都很难保障。1985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03元和600元,到2018年30多年间,年均保持10%以上的高位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239元和17104元。我们扎实开展脱贫攻坚行动,贫困县和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45%,离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事关人民群众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标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发生根本性变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70年的风雨历程,绘就了酒泉改革发展的历史长卷,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日益殷实的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也更加坚定了全市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的决心和信心。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天。我们将坚决担负起河西腾飞的龙头重任,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大力发展十大绿色生态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将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着力打造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让酒泉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们将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分、更可持续。我们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坚韧,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着力营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努力在富民兴陇中走前列,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下面,我和张安疆市长很高兴回答大家的问题,欢迎大家提问。

  主持人:

  感谢吴书记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请记者朋友在提问前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2017年省委、省政府把酒泉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使酒泉——这条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通道”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下面,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酒泉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考量。

  吴仰东:

  省委、省政府赋予酒泉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要求担负起河西经济腾飞龙头的重任,这是对酒泉发展确立的新坐标。我们的目标要求是充分发挥铁人精神发源地、国家重要清洁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全省文化旅游产业龙头、戈壁生态农业品牌的独特优势,实现富民兴陇走前列、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即到2020年,圆满完成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各项任务,确保与全国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实现富民兴陇走前列的目标任务,真正承担起全省经济发展战略支点的重任;到2030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把酒泉建设成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主要举措:

  一是健全完善规划体系。充分对接产业布局、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专项规划,科学编制《酒泉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持续性。

  二是全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着力构建以循环农业、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中医中药、数据信息等十大产业为支撑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三是培育壮大园区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国字号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建强园区、选准项目、延长链条、做大集群”的工作思路,促进技术、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更多地向核心园区集聚,打造一批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实体经济产业集群。

  四是着力打造创新驱动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等为牵引,加快建立有利于科技资源流动、科技需求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机制,以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支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五是不断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更加注重“输血”,不断优化人才环境,打破常规思路和条件限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高度重视紧缺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培育,把酒泉打造成区域性人才新高地。

中新社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酒泉是传统农业大市。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请谈一谈酒泉是如何围绕产业振兴,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

酒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安疆

  张安疆:

  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酒泉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作物播种面积由1949年的96.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290.3万亩,其中特色优势产业面积达到210万亩,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394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73.8亿元,增长187倍,农业发展实现了由种植业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由传统大田耕作向现代设施农业转型、由单纯追求产量向高效绿色品牌化方向迈进的现代农业转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和关键。为此,我们坚持“扩规模、强龙头、建体系、育品牌、增效益”的思路,持续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培育形成了高效蔬菜、现代制种、优质林果、中药材、草食畜牧业五大优势产业,发展高效蔬菜65万亩、优质林果40万亩、中药材50万亩、现代制种45万亩。2018年蔬菜产量123.3万吨、水果产量23.9万吨,花卉蔬菜制种产量和出口量占到全国的50%以上,肉羊、肉牛饲养量分别达到532万只、22万头。在全国重点农产品集散地设立26个销售专区,名优特色农产品打入北京新发地市场、上海江桥批发市场、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等大型市场,着力打造面向全国和中西亚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

  二是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围绕种植、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着力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7家,其中培育了春光农产品集团、巨龙供销集团、敦煌种业、西部农业科技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春光集团年销售收入近20亿元,省级龙头企业达到33家。创建市级以上示范性农民合作社314家,全市行政村实现了合作社全覆盖,带动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400多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广泛推行。

  三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着力构建农业标准化种养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质量追溯体系、产品营销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肃州、敦煌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玉门省级示范区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组装配套、示范推广、应用实践的大课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达到522人,研发推广了戈壁温室建造、基质栽培、病虫害防控、检疫检测等3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农业机械化综合率达到83.5%。发挥戈壁生态农业优势,启动建设了中国-以色列(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聘请以色列和国内知名农业专家组成咨询团队,组建酒泉戈壁生态农业研究院,设立院士工作站,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产业园和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引领带动酒泉现代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四是品牌建设成果丰硕。全市170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97个、绿色食品55个,培育出了敦煌葡萄、瓜州蜜瓜、玉门人参果和韭菜、肃北雪山牛羊肉等150多个品牌产品。注册了“戈壁雪润”公用农产品品牌,覆盖8大类100多种农畜产品,农产品注册商标达到419件,酒泉洋葱、敦煌李广杏、瓜州枸杞、金塔番茄等16个农产品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效应极大提升了酒泉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是经营效益显著提升。特色产业亩均收入3000元以上,比其他传统农业增收50%,农民来自种植和养殖业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5%。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04元,比1949年增长396倍,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487元。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发挥戈壁生态农业和种业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把酒泉打造成“绿色、高端、有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光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下面,请您介绍一下酒泉在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化交融、加快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方面的思路举措。

  吴仰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视察时强调,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最持久的、最深沉的力量,敦煌文化包容借鉴吸收了各种文明,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文化自信。酒泉是敦煌文化的孕育和发源地,敦煌文化、红色文化、边塞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辉映,航天精神、莫高精神和铁人精神交融荟萃,深入挖掘这些独特而厚重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坚定不移做好敦煌文化忠实的守护者、传承者和弘扬者,主动守好敦煌文化根脉,讲好酒泉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敦煌文化在自信和包容中更具活力。

  一是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运用先进技术加强对莫高窟、悬泉置、玉门关、汉长城、锁阳城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二是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全力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气度,开展全方位、多渠道、高水平的文明互鉴、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活动,加强在敦煌学、古丝绸之路、中西亚研究方面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大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

  三是加快建设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按照“文化引领、品牌带动、点线联网、融合互动”发展思路,以全域旅游为目标,充分发挥全省文化旅游产业龙头的优势,全力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持续拓展景区功能,壮大会展演艺、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研学旅游、文化创意等新业态,下功夫解决旅游淡旺季分明的问题,不断扩大文化旅游高端消费,将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龙头产业。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酒泉是国家确定的新能源基地和开发利用示范区,风光电等清洁能源装机超过千万千瓦,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主要成就。

  张安疆:

  酒泉风光资源富集,风能可开发量达8000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七分之一,年均日照时数3300小时以上,光能蕴藏量20亿千瓦,属国家光热资源分布一类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得天独厚,是甘肃省最早开发风电的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酒泉的新能源产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装机规模保持领先。坚持规划先行、规模化建设、产业化发展,至目前,风光电和光热发电总装机达到1137万千瓦,占全省风光电装机的53.6%。其中,风电装机915万千瓦,占全省的71.4%,光伏发电装机211万千瓦,占全省的25.1%,去年建成了全国首个、亚洲装机容量最大、全球单机聚光面积最大的敦煌首航节能塔式熔盐11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2018年,全市风光电发电186.1亿千瓦时,增长22.7%。

  装备制造形成体系。在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风电装备生产基地,金风科技、中材科技、京城机电等58家企业入驻,形成了年产风机620万千瓦、叶片4600套、塔筒4140套的风电装备产能,光伏电池组件也形成了一定规模,产品辐射新疆、内蒙古、青海等西部地区,远销河南、山西、辽宁等中东部省区,出口到巴西、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外送消纳大幅提升。加快建设电力外送通道、培育本地消纳市场、推广应用储能技术,现已建成河西750千伏第一、第二通道和酒泉至湖南株湘潭地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18年,外送电力177.3亿千瓦时、增长166.2%,就地消纳67.8亿千瓦时、增长16.6%。引进上海中能智慧建成了国内最大、商业化运营的储能虚拟电厂。2018-2019年采暖期,全市清洁取暖面积1700万平方米,占总取暖面积的44.5%。今年8月,全市弃风、弃光率分别下降到10.9%和5.9%,降到了国家警戒线以下。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酒泉新能源基地累计发电110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3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二氧化硫34万吨、氮氧化物17万吨,近三年全市能耗强度下降4.1个百分点,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敦煌市创建为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实施酒湖工程配套的二期二批500万千瓦风电项目,持续扩容千万千瓦级风电光电基地,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光热发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战略基地。

香港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省委、省政府作出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请介绍一下酒泉抢抓机遇,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方面的成效。

  张安疆:

  省委、省政府作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策部署,为我们加快产业转型、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为此,我们认真谋划,积极推进,十大生态产业迅速起步、全面发力。

  一是制定了完善的发展规划。坚持把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出台了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专项行动计划,逐产业明确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压茬推进落实。

  二是优化了产业布局结构。我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确定了分类推进、错位发展的思路和“442”产业布局,对已经形成优势的循环农业、清洁能源、文化旅游、装备制造4个产业继续做强做优,对基础条件较好的通道物流、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等产业不断做大做好,对起步发展的数据信息、中医中药2个成长型产业扶持做实做足。每个县市区选择若干个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的产业重点培育,比如肃州区重点发展循环农业、装备制造业,敦煌市突出文化旅游、清洁能源产业等等,不求“大而全”,发展“特而精”,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三是实施了一批重大带动性项目。我们从产业政策、投资强度、环境保护、产出效益等方面严把项目准入关,筛选确定了86个投资1500亿元的重大带动性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包抓、部门协调、县市落实推进机制,目前开工建设58个,累计完成投资307亿元。文化旅游方面,大力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加快实施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悬泉置遗址保护和展示等大景区项目建设,瓜州双塔至肃北石包城旅游公路一期即将建成通车,与省公航旅、省公交建集团加强合作,签订了总投资312.2亿元的15个交旅融合项目,肃北马鬃山至瓜州桥湾公路、瓜州七墩乡至瓜州县城公路暨路衍经济项目9月8日开工建设。1-8月,全市接待游客2818.8万人次,增长30.5%;实现旅游收入274.7亿元,增长30.1%。敦煌市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节能环保方面,万象建材新型干法水泥脱硝工程、浩海余热发电等18个减排项目建成投用。通道物流方面,酒泉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载体城市规划加快编制,敦煌航空口岸开放运营,敦煌铁路提速改造项目顺利完成,肃航一级公路通车运营,酒额铁路、酒嘉绕城高速开工建设。

  四是强化了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先后制定了金融支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工业企业复产达标升规行动计划、全域旅游强市建设、支持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7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市财政预算安排了7400万元的生态产业发展资金,组建了甘肃金控酒泉融资担保公司,为企业减免税费3.86亿元,落实直购电交易16.8亿千瓦时,兑现企业创新绿色发展奖补资金2397万元,有力推动了十大生态产业加快发展。2018年,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增长6.7%,占GDP的比重达到2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今年大发展、明年大见效”的要求,扭住十大生态产业持续发力,坚持不懈抓项目、育产业、增动能,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发布会后将进行专题采访。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下周继续,欢迎媒体朋友前来采访报道,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