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陇原巨变·科技创新篇】创新跑出“加速度”

 2019/09/24/ 06:1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秦娜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培育实验室。图片由省科技厅提供

  4 全面共享: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大众

  日前,从武威重离子中心传来好消息: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治癌装置“医疗器械注册”和“甲类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年内能够实现临床应用,这意味着我国重离子治癌技术领域即将实现“零的突破”。

  1993年,依托我国第一台大型重离子研究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重离子治癌的基础研究,并陆续开展了重离子治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科学试验。我国由此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自主实现重离子治癌的国家。

  目前,除武威、兰州重离子治癌项目顺利推进外,武汉、天津等地也已有合作意向。可以预见,未来重离子治癌技术与装置将造福更多患者。

  70年来,以重离子治癌技术和装置为代表的一大批民生领域科技成果的研发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人们共享了甘肃科技进步的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将民生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专门在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体系中设立了省级民生科技计划专项。几年来,我省共投入12400万元,支持民生科技计划项目共182项,大幅提升了相应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此外,其他民生类科技计划项目、“千项技术惠民”行动的实施,在精准扶贫、普惠健康等领域有力支撑和改善了民生。

  公共安全领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技术新产品成功研发并得到推广;生态环境领域,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有力支持了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民生科技已经在陇原大地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

  今年7月,作为“三区”科技人才专家团成员,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魏玉杰研究员来到陇南康县三河坝镇,为当地贫困户开展天麻种植技术系列培训。

  脱贫就是最大的民生。在甘肃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第一线,活跃着许多和魏玉杰一样的科技人员,他们正在为精准扶贫贡献着科技力量。

  通过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我省实现了62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创建农业科技示范村150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2440个;通过推进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创新创业专项行动、“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累计为60个县区选派“三区”人才7087人次。大批科技人员扎根贫困村,开展技术示范,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果园改造技术等一大批技术成果的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为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回首来路,甘肃科技创新的发展正是对这一论述的最好印证。

  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的号角已经吹响,抢占“一带一路”技术制高点的思路已经明确。站在历史新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甘肃科技创新,未来可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