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诈骗流程
每日甘肃网10月14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郭秀睿)网上贷款电信网络诈骗手法老套,但仍然有人上当受骗。今日,兰州市公安局发布的防诈骗警示显示,网上贷款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人集中在年龄22-35岁的年轻群体,包括在校学生。
对于急需要用钱的人而言,贷款无疑是一个好办法,但向银行申请贷款步骤繁琐,且需要等待审核,相比而言网络贷款的方便快捷难免令人心动,但这往往是骗局的开始。
10月8日,一市民在网上贷款,对方以保证金为由,骗其通过支付宝向对方多次转账共计11.2万元,发现被骗后报警。就在同一天,还有一位市民接到电话声称可以贷款,对方以收取手续费为由,骗其通过微信转账两笔1500元,微信转银行卡10000元、2300元、3000元,手机银行转账6300元。
钱没贷到,存款却没了。综合受害人报警信息,民警分析,受害人多为22-35岁的年轻群体,是因为这一年龄段的人要么刚参加工作不久处在事业上升期,要么无业,有贷款需求。骗子打出的“低利率、无抵押、贷款快”等诱饵,很容易引人上钩。
针对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
骗子说:“凭一张身份证,不管你是黑户还是白户,当天就能办下贷款。”
事实往往是:一旦交纳手续费之后,按照对方要求办理了贷款,最终结果就是贷款没到手,高额手续费先被骗走。
骗子说:“只需要提供身份证之类的信息就可以拿到贷款。”
事实往往是:编造各种理由,提前收取贷款人的费用,通常以材料费、保证金等由头忽悠贷款人上钩。当贷款人将钱打入对方账户以后,骗子完成一轮骗局马上消失。
相关新闻
- 2019年10月02日甘肃省公安英模史秀萍、刘锋军受邀参加国庆阅兵观礼活动
- 2019年09月29日甘肃首个“无人警务室”在兰上线运行
- 2019年09月19日兰州公安反诈宣传进校园 警校共筑防骗墙
- 2019年09月09日兰州交警利用“声呐”系统加强对车辆鸣号违法行为的查处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