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脱贫攻坚奔小康】自己富了不忘乡亲——记皋兰开隆种养合作社陈作利

 2019/10/18/ 08:22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许晗

自己富了不忘乡亲——记皋兰开隆种养合作社陈作利

  皋兰县钱家窑村村民陈以库和老伴李香兰已年逾六旬,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两年,老俩口通过务工实现了稳定增收。

  如今,每天在“家门口”上着班,每年有6万元收入,这让李香兰觉得生活很充实,心情也舒坦。

  陈以库和老伴务工的“公司”在皋兰很有名气。但在乡亲们的眼里,这个“名气”不仅源自它规模大、投资大,更重要的是它带动增收的农户人数多。

  “在政府正确引导下,合作社与时俱进,转变经营理念,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将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精准脱贫中,助更多村民早日走上小康路。”作为皋兰开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陈作利,他致富不忘乡亲,用真心、真情书写了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经他带动增收的农户已超过160户。

  创办合作社,成了村里有名的致富能人

  钱家窑村村民陈作利,早年外出务工,跑过运输、卖过二手车、办过公司,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人。

  依靠皋兰县丰富的种植养殖资源和兰州市农村农业大发展的“东风”,陈作利创办了皋兰开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及甘肃开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重点从事无公害蔬菜生产销售,推广蔬菜新品种,探索垂钓休闲、观光采摘农业。

  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已流转耕地490多亩,整理开发耕地近300亩,建成了集蔬菜、苗木、花卉、盆景及农作物的种植销售、采摘体验、生态休闲等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

  “近年来,兰州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尤其是引导延长产业链,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让农民真正分享产业链延伸和功能拓展的好处。”

  在政策带动下,陈作利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之路。如今,合作社每年收购销售皋兰当地各类蔬菜4000多吨,极大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

  带动农民增收,让老百姓尝到甜头

  采访当天,魏彩霞和同伴正在给合作社栽黄杨。她说,“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以前从来都不敢想。”

  从创办合作社初期,陈作利就积极投身到了脱贫攻坚的实践中,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真正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

  在钱家窑村,通过在合作社务工实现增收的村民不在少数。

  52岁的村民朱仁祖的老伴彭秀琴2014年查出患有肿瘤,需要长期治疗,而且家中还有老人需要照顾。但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年前老俩口在开隆合作社务工,年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极大地缓解了家庭负担。

  贫困户俞菊花一直靠种地维持生计,收入微薄,合作社成立后,陈作利就让俞菊花到合作社上班,年务工收入达到25000元。

  正是合作社最大限度地提供务工就业岗位,优先吸纳贫困户到合作社长期或季节性务工,实现稳定增收。尤其是2018年以来,合作社通过与九合镇政府合作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带动九合镇全镇未脱贫户56户,每户每年保底分红1550元。在“三变”改革中,钱家窑村40户农户通过增资配股入股开隆合作社,每年领取股金1200元。

  粗略估算,加上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季节性务工、长期务工等形式,合作社已带动超过160户农户增收,其中相当一部分农户因为有了合作社而脱贫。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许晗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