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肃南县大河乡西岭村包村干部和借牧村民一起在野外用午餐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杨红丽 通讯员吴生文)10月18日对肃南县大河乡的游牧民来说是紧张忙碌的一天,他们要将畜群转到周边农业县、农业村。
转场,是游牧民族世代相传的古老生产习俗,凝聚着牧人们敬畏大自然、保护家园的古老智慧。近年来,为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肃南县很多牧民的转场路线从大山里延伸到了农业村,服务队也从山区跟到了川区,队员们常说“羊群走到哪,我们的服务就跟到哪。”

农牧技术人员为新圈舍消毒
服务过程中,包村干部深入借牧较为集中的牧业村,指导农牧业生产工作,确保畜群按时转场、及时借牧。

乡村干部和借牧牧民在一起交流
同时,各乡镇畜牧技术人员把服务异地借牧牧民群众作为一项实事来抓,安排技术人员分批次深入各借牧点宣传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实地查看畜群健康状况,并为临时畜舍进行全面消毒,确保借牧畜群安全。
相关新闻
- 2019年10月16日肃南祁丰乡千亩马铃薯丰收(图)
- 2019年08月15日一件事,做着做着就变成了一种信仰——记肃南县岩画研究保护者杜成峰
- 2019年07月30日肃南“外星谷”:诡秘梦幻的丹霞地质公园(组图)
- 2019年07月28日牧歌悠扬 马蹄哒哒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赛马会(第二季)暨第十二届全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