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崆峒区:以文旅繁荣助力文化自信

 2019/10/21/ 17:50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兰天 通讯员梁璐

在绿地广场,市民自发组成“红歌”合唱团,共同唱响文化自信

  从单打到联手

  文旅融合“崆峒路径”在交融中发展

  “灵洞曲通幽,飞淙夹涧流。古今称福地,形胜跨九州。数与逍遥侣,时为汗漫游。幸逢皇道泰,岂羡赤松游?”嘉靖二十三年,明代诗人赵时春慨叹崆峒山的雄奇秀美。

  如今,崆峒山巅,泾水河畔,五湖四海的宾朋前往崆峒探古访今,体验厚重的历史文化,开启了一段避暑养生的问道之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2014年,崆峒区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在平凉市率先组建了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着力打造“文化+旅游”模式,把厚重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逐步实施了广成子故里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崆峒古镇·问道驿站、柳湖公园、南山生态公园等景区创A提级工作;崆峒武术、崆峒笑谈、崆峒剪纸、实景演艺剧场、老戏台茶楼、忆画崆峒等地方优秀文化表演形式“点亮”了“道家仙山”;崆峒艺瓷盆景、刘泉泥塑、崆峒宝剑等旅游文化周边产品实现了集约化生产……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魅力正在逐渐凸显。

  从景区到全域,崆峒旅游加快步伐开启“全域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崆峒区建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森林公园2个,3A级旅游景区2个,培育乡村旅游点15个。先后获得“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国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等诸多桂冠。

  “2018年底,全崆峒区共有文化经营单位430余家,是1986年的6.5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亿元,居平凉市之首。崆峒区旅游接待人数已由2002撤市设区初的51.6万人(次)增加至2018年的83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9028万元增加至45.92亿元,分别增长了16倍和51倍,呈现出了全域文旅发展新格局。”崆峒区文旅局局长张书介绍。

  从沉寂到盛放

  文化交流“崆峒特色”在开放中自信

  9月9日,甘肃省文化旅游经贸推介会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崆峒区剪纸艺术家何霞代表甘肃剪纸非遗项目,在会上举办了剪纸作品展及剪纸艺术现场制作展示,让甘肃剪纸艺术为日本国民了解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甘肃旅游资源打开了一扇窗。

  崆峒人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了光彩,平凉也因崆峒文化容光焕发。2018年,为了全方位宣传推介崆峒旅游品牌,崆峒区先后赴重庆、银川等地开展宣传营销活动,成功举办了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等旅游节会;配合市委、市政府完成了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城市竞演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五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深度推介了崆峒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崆峒道源文化、崆峒武术、崆峒美食等旅游品牌走进央视,极大提升了崆峒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平凉红牛”“平凉金果”也拿到了供应国家级运动员及重大赛事的“入场券”。

  一系列具有崆峒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文艺精品创作共赢发展,深化了文化对外学习交流,使崆峒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崆峒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小林介绍:“2018年,我们成功举办了第五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吸引了来自陕甘宁等各地的秦腔爱好者参赛。这项比赛不仅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而且展示了崆峒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崆峒文化的厚重包容。”

  70载春华秋实,崆峒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旅融合创新创造能力愈加生机勃勃,文旅事业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提升了崆峒区人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坚定了文化自信。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