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礼县苹果购销两旺的背后

 2019/10/25/ 16:12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陈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多

  金秋时节的西汉水畔,成片成片的苹果树上,鲜艳诱人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有的在采摘、有的在套袋、有的在装箱……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与之相呼应的是,礼县苹果市场兴旺红火,线上线下呈现出购销两旺的态势。

  今年是全国苹果的丰产年。10月18日,正在礼县调研脱贫攻坚的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了解到,尽管出现了市场波动,但“礼县苹果”这块金字招牌在互联网上“叫好又叫座”。林铎鼓励道,要再接再厉,不断把“礼县苹果”的金字招牌打出去,建议礼县可以凭“礼县苹果,礼尚往来”宣传语,将小苹果做出大品牌。

  据了解,礼县苹果今年总产量预计将达到34.6万吨,同比增长33.6%。在市县惠农政策的组合发力下,特别是将“礼县苹果,礼尚往来”作为宣传语以来,全县苹果销售市场持续升温,来自广东、河南、北京等全国各地的客商络绎不绝,苹果价格稳中有增,一个个红彤彤的礼县苹果点亮了果农们的脱贫致富梦。

  这几天,用手机直播卖货的永兴镇龙槐村村民张家成在网络上“火”了起来——自从打出“礼县苹果,礼尚往来”的宣传口号后,他的直播间新增了不少粉丝。目前,他家1.5万公斤苹果已经通过网络直播订购销往全国各地。

  “自己种的苹果绿色天然无污染,可过去都是坐等中间商上门收购,根本卖不上好价钱。”张家成说,现在通过直播,苹果再也不愁销了,一年下来能挣12万元左右。

  只靠一部手机就能把农产品卖出去,放在过去果农们连想都不敢想。记者在礼县苹果产地走访时了解到,不到一年,礼县许多农村电商创业者逐渐成长为“村播”,通过手机屏幕,把来自田间地头的农产品源源不断输送到城市居民的餐桌。

  把短视频、网络直播变成乡村扶贫的信息普惠工具,这是近年来礼县深入推动电商脱贫,让土味山货变成网红尖货又一个生动注脚。

  礼县是全国苹果的优势产区,发展苹果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期以来,礼县把发展苹果特色产业作为调整结构、促农增收的主要措施,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了沿西汉水上游两岸及其支流60公里的苹果林带,覆盖14个乡镇、234个行政村、24.7万人。“红果果”最终变身“金蛋蛋”,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然而,受山大沟深、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等因素制约,礼县果品销路不畅、坐地等客、果贱伤农等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难题曾十分突出。为此,礼县县委、县政府使出“十八般武艺”,大力推进苹果产业电商扶贫融合发展,努力寻求对接大市场的营销突破口。

  近年来,礼县抢抓省市支持发展电子商务有利机遇,制定出台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激励政策,大力实施培训千名电商和培育千家网店的“双千工程”,扎实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苹果全产业链可追溯“互联网+”重大工程项目,全县电商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特别是礼县把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全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坚持“互联网+”模式,狠抓体系建设、产业培育、人才培训、物流网络等关键措施,推进苹果产业电商扶贫融合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典型引领、龙头带动,做强单品、打造品牌,团队运作、微媒助力”的发展新路子,探索建立了果品代销帮扶、代购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股金帮扶、信息帮扶“六位一体”电商扶贫模式,推出“义卖+就业+代销+代购”等电商扶贫典型做法。

  据统计,截至目前,礼县已在155个贫困村建设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点,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设农村淘宝服务中心120个,扶持组建电商团队42个,发展电商应用企业63家,开办网店2951家(含微店),进驻微平台40多个,发展微商3500人,礼县苹果全国代理约3万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礼县还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利用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等跨境交易平台,把苹果打入了国外高端市场。礼县远亮跨境电商销售额实现1345万美元,2017年位列全国鲜苹果出口前十企业;2018年全县通过跨境电商实现外贸出口1.9亿元;2019年已实现外贸出口2531万元……

  礼县苹果购销两旺的背后,反映出礼县多措并举抓产业的勇气和决心,以及礼县干部群众群策群力促销售的智慧和魄力。在近日召开的“礼县苹果”宣传营销推进会上,礼县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要进一步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提升电商销售水平,做到线上线下齐发力,积极为苹果销售出力,加快推进礼县苹果产业发展。

礼县苹果喜获丰收。

果农们正在忙碌地分拣包装苹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