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新华社】甘肃:让企业信用在“阳光”下监管

 2019/10/29/ 16:13 来源:新华网 记者 王铭禹

甘肃:让企业信用在“阳光”下监管

  新华社兰州10月29日电 题:甘肃:让企业信用在“阳光”下监管

  新华社记者王铭禹

  眼下正是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市场主体年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的集中时期,范富强却不像往年那样忙前忙后应对检查了。今年,他的公司没有被纳入到抽检名录,所以他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挤在工商部门窗口递交公司年检材料,而是安心经营业务。

  范富强是甘肃省兰州市一家宾馆的负责人,像他这样的小微企业在兰州市还有很多。兰州市城关区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督管理部门干部赵霞告诉记者,仅在该局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就达到4.5万多家。由于数量庞大、年检项目多,而相应的工作人员有限,因此,过去每到企业年检时期,大量企业扎堆排队、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加班赶点成为常态。

  “忘记了要命,想起来心烦。”谈起对年检的感受,范富强坦言,有时候工作忙忘记年检,等想起来已经来不及了,对企业后续开展正常经营造成很大不便。

  从2014年起,甘肃省开始实施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转变监管方式、强化信用监管等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2017年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甘肃)和甘肃省部门协同监管平台,企业按规定在网上及时填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通讯地址及存续状态等基本信息,而不用像过去那样提交年检材料等待检查。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督管理处干部王垚介绍,为了进一步实现市场主体登记部门、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传递和交换,甘肃省还通过制度建设,制定了甘肃省企业信息统一归集公示联席会议制度,为推进全省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年检改年报,虽然一字之差,但让我们企业负担大为减轻,也督促我们主动披露企业信息,接受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范富强说。

  据统计,2018年,甘肃省2.6万多户(次)市场主体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近9000户(次)市场主体通过履行公示义务或纠正违法行为移出了经营异常名录,另有1036户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甘肃省企业信用约束作用得到不断强化,市场交易风险和社会交易成本不断降低。

  不仅如此,市场监管部门的抽查制度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过去每到年底下街道、社区,抽查企业、核对信息就成了各个划片工商所干部职工最头疼的事。”赵霞说,查哪家企业、重点查哪些内容比较盲目,“有时候看哪条街离得近就查哪条街”。

  近年来,甘肃省市场监管部门在全省范围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各级行政执法部门针对市场主体建立了抽查事项清单库、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抽查工作计划任务库,根据电脑匹配抽查人员和抽查市场主体,避免了有些职工在实际工作中夹杂个人恩怨,“喜欢谁就不查谁、不喜欢谁就专门查谁”的弊病。2018年,甘肃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和企业年报公示信息不定向抽查共计8.1万多户,占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的6%。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两年来,甘肃省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示,让企业信用暴露在“阳光”下,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同时,企业信用信息在网上多跑路,企业少跑路、不跑路也让不少企业获得感不断提升,甘肃省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