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在甘肃省庆阳市北石窟寺267窟,敦煌研究院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检测岩体含水率。
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经历代不断扩建形成一处窟龛密集的石窟群,现存大小窟龛308个,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国佛教石窟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为应对石窟的风化、落砂等情况,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对石窟周边环境和山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测,以制定合适方案对北石窟寺加以修复保护。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相关新闻
- 2019年11月04日【新华社】甘肃裕固族传统艺术“一带一路”觅“知音”
- 2019年11月01日【新华社】甘肃临夏保安族:“火与钢”到“电与光” 昔日“刀客”变今日“创客”
- 2019年11月01日【新华社】甘肃陇南:贫困户褚小琴的三个“小目标”
- 2019年10月29日【新华社】甘肃:让企业信用在“阳光”下监管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