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洁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11月7日,陇原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临夏州临夏县,了解当地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
11月7日,采访团前往临夏州临夏县农村自来水管理总站,调度股股长潘富强正在整理临夏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用水户门牌。门牌标识上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节水宣传、所属乡镇及编号、维修服务电话和监督投诉电话等信息。“印上电话号码,方便用户24小时报修和反映问题,村民如果遇到供水故障可以随时拨打维修服务电话。”潘富强说。
临夏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用水户门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摄
“你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新集街道停水,好的,我们知道了,您的姓名,联系电话是……”工作人员一边接听电话,一边将情况发送至微信群。
临夏县农村供水管理总站专门建了一个维修群,工作人员接到用户反映的停水情况后,立即将报修线索发布在群里,维修人员赶赴现场后拍照反馈。“群众报修的一般故障必须在一天解决。我们把全县的乡村供水维修划分成20多个点,每个点安排1到3人。遇到管道维修就近派工作人员,骑摩托前往也很便捷。如果问题小当天就能完工,如果遇到爆管等问题,他们会调派人员增援,保证村民家中供水尽快恢复正常。”稽查股股长郭胜利说。
为了使供水工程正常运行,保证群众自来水畅通久通,临夏县农村自来水管理总站按4个片区分别成立了工程维修抢险队,对供水主支管网漏水、损毁等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抢险维修,保证管网畅通。
工作人员接听维修服务电话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摄
临夏县农村供水管理总站副总站长龙赤说,相对城市供水管网,农村供水管网更分散。针对农村供水实际,他们提出了“三段式”管理模式,全县农村水网总管网由总站管,乡镇管道由乡镇分站维护,村级管网由村民和乡镇分站一起维护,这样就保证了管道出问题随时能维修。同时,在基层分站厂原有16辆维修摩托车的基础上,又配备了30辆摩托车及两辆皮卡车,车辆统一喷涂维修服务用车标识,配备维修工具袋,使各基层站维修人员不受时间、道路等因素影响,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维修服务。
截至目前,临夏县北塬片、南区、西南片、西北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其他小型人饮工程解决了25个乡镇及和政、积石山县4个乡镇部分村社共计8万多户、近40万人及所养牲畜的饮水问题,自来水管网覆盖率、入户率、保障率均达100%。
从“喝上水”到“喝好水”,水质检测是发挥着重要作用。
走进临夏县水质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每天的常规水质检测。临夏县水质检测中心副主任贾晓玲说,中心承担着日检9项,周检15项,月检32项的水质检测任务,使全县6个水厂及212处自备水源的日常检测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开展,为全县群众的饮水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2018年,中心检测水样1600多份(次),其中日检水样9项1212份(次),周检水样15项170份(次)水样,月检水样32项78份(次)水样,自备水源水样检测212份,水质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质检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摄
相关新闻
- 2019年10月24日【看点】就业一人 脱贫一户——临夏县全面实施就业扶贫纪实
- 2019年10月24日【走基层 看民生】村庄美了 收入多了——临夏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见闻
- 2019年10月23日兰州市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逾九成村民喝上了自来水
- 2019年10月23日让群众喝上"幸福水" 兰州市以主题教育为统领全力提升农村饮水安全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