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内外兼修 全区皆动 兰州城关创文工作见成效

 2019/11/19/ 08:41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赵雨欣

内外兼修 全区皆动 城关创文工作见成效

厕管员擦拭折叠婴儿床

  华灯绽放的夜晚,黄河两岸的繁华与宁静和谐交融;公园里,老人和孩子们正玩得兴起;城区内早晚高峰时段的主干道,斑马线前无论公交车、出租车亦或是私家车都自觉的“停步”礼让行人;街道和建筑物立面环境干净整洁,空中“蜘蛛网”越来越少……看得见的场景,让人感觉和谐宜人;蔚然成风的志愿服务、惠及群众的特色品牌、不断涌现的凡人善举,无声地传递出阵阵暖意。从“外求”到“内修”,从“外治”到“内炼”,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城关区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创文惠民 提高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让市民群众满意,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明创建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11月18日下午,宝妈陈女士推着婴儿车出门遛弯,在经过东岗东路一座公厕时看到,这里不仅有无障碍通道,还有“第三卫生间”标识。公厕管理员告诉她,第三卫生间是供残疾人、带孩子的家长使用的,里面能放得下婴儿车,还配有更换尿不湿的折叠床,以及坐便、扶手、热水、洗手液和纸巾。“这真是太方便了,以后带孩子上街,只要找到有第三卫生间的公厕,就可以推着婴儿车进去了。”陈女士笑着说。

  截至目前,城关区无障碍设施已达到682处,其中学校379所,养老机构11家,公厕234座,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文化馆1处,三大运营商运营网点43处。各处无障碍设施完善且运转正常,能够适应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的特殊生活要求。

  与此同时,城关区按照“一街一特色”思路,精心打造平凉路延伸段等12条城市管理示范街,使城市街巷风景线在靓丽中凸显出“金城韵味”;全面开展“净空行动”,动员清拆明显影响市容的260栋沿街楼宇、7.8万平方米立面窗格外栏;对17个群众呼声高、整治愿望强的“三不管”楼院通过美化立面、拆除违建、改造管网、完善设施,努力为百姓建设“温馨家园”;打造渭源路等5条城市绿化廊道、南河道8公里生态景观长廊,实施兰山“千亩红叶万亩花海”绿化美化工程,加快推进“两山一河”城市夜景照明体系建设工程,全面提升“都会城市”档次气质;深化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公厕9座,积极捕捉流浪犬1710只,不断提升市民“舒适度”和“安全感”;劝导制止公共场所吸烟、乱扔烟头、乱泼乱倒、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等不文明行为580起,开出罚单223张;向2家物业公司开出全省首张垃圾分类罚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城关正式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培育文明 提升市民道德素养

  当周末来临,义工们摆出家什为一个个社区送去欢乐;当夜幕降落,志愿者们为需要帮助的家庭送去温暖;当车流涌来,红马甲们挥舞着红旗,为城市绷紧秩序、安全与文明的弦……第一次来兰州的人都说兰州真的很温暖,不仅城市美,人更美。

  近年来,城关区多措并举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文明真正成为市民的主动选择和城市的精神内核。作为市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城关区建成了天庆博物馆等210个文明实践所(站、点)。截至目前,城关区建成社区学校少年宫58所,成功举办“第十七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特色体育教育展示活动”,先后承办全市“四百工程进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观摩活动、兰州市2019年“新时代好少年”展示活动、2019年兰州市中小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和2019年兰州市中小学生向国旗敬礼主题教育活动等20余场,增强城关区影响力。

  特别是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完善志愿服务招募注册、志愿者培训管理等制度,组织志愿者在社区、广场等开展环保、医疗保健、法律援助、文明交通、清洁家园、便民等服务活动,激发了各界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热情。组建总队、分队、团队层级清晰的“1+10+N”志愿服务队伍,发展注册志愿者19万余名,注册团队896个,设立志愿服务工作站129个,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1645个。从今年初至今,每月常态化开展不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省县区一级率先成立志愿者协会,并作为兰州市唯一一家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入围“全国100强”评选。

  同时,城关区通过举办“与共和国同成长、与新时代齐奋进”系列展演活动,全面提升雁滩公园、金轮广场、霍去病广场等“一园两场四路”、庆阳路、南昌路等“七横三纵”公益广告布设品质,设置公益广告1.4万块。发挥辖区各级各类党政机关、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等“文明细胞”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发放45万份调查问卷、10万份宣传册等,入户上门、征求意见、释疑答惑、解难帮困,广泛普及创建知识,全区创建工作知晓率达到96.8%,有力营造了人人知晓创建、积极参与的浓厚创建热潮。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雨欣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