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中国文化报】河西走廊的壮美音诗 听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有感

 2019/11/19/ 16:53 来源:中国文化报 景作人

河西走廊的壮美音诗

——听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有感

  景作人

  河西走廊,中国西部的一条生命走廊,古代丝绸之路的黄金走廊。这条走廊蜿蜒1100公里,它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记述着古代中国的开放历史,是一条熠熠生辉的文明走廊。

  歌颂河西走廊,就是在呼唤绿色、赞美生命、憧憬未来;歌颂河西走廊,就是在“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下奋勇前行;歌颂河西走廊,就是展现中华民族昔日的荣耀、预示中华民族明日的辉煌。

  为此,甘肃省歌剧院(甘肃交响乐团)秉承初心,委约作曲家韩兰魁创作一部歌颂河西走廊的大型交响乐作品。韩兰魁接受委约后,秉承“生于斯长于斯”的赤子之情和呼唤绿色、赞美生命的强烈愿望,历经一年多的酝酿和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部5个乐章的交响曲,将其命名为《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

  9月中旬,甘肃交响乐团赴西安参加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音乐厅,《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成功首演。它的博大、深邃、激情,带给听众以极大的精神震撼和心灵慰藉。

  这部交响曲的内在韧力和外在张力令人沉迷。交响曲的5个乐章间既有逻辑性的衔接,又有相对独立的自由度,可以说是一部由5首交响诗汇集而成的大型套曲。

  这部交响曲看上去主题鲜明,其实作曲家在创作时并没有刻意追求具象的情节,而是根据交响曲的结构规律及表现特点,将音乐定位在整体架构的统一性上,努力将绿色、绿洲、生态、生命等客观因素与历史、文化、精神、信仰等人文特征相对应,从而实现多种角度、多种层面、多种情感的有机碰撞,以求取得音乐上的概括性升华。

  韩兰魁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时,头脑中始终有着一个河西走廊的整体概念。他在创作时,总是力求使音乐成为一个“亲历者”,借以对这个神奇的地域进行一番“探索”。河西走廊绵延的1100公里中生活着汉、回、蒙、藏等多个民族,韩兰魁在创作时并没有以单一的民族音乐为素材,而是在广义的民族风基础上,用自己的音乐进行了“游历式”的呈现。正因为如此,人们从这部庞大的交响曲中,既能够清晰地听到祁连山脚下的裕固族音乐,又能够听到西域音乐,而在第五乐章结束前那段原生态女声旋律中,人们又感受到了蒙藏民歌的显著风格。

  我认为,韩兰魁创作这部交响曲有着四个心结:一是表达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与支持;二是表达对家乡故土河西走廊的殷切之情;三是展现东西方音乐互鉴的实践成果;四是表达对甘肃歌剧院盛邀的谢意。

  甘肃交响乐团为了在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完美呈现《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他们倾注全力,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来到古都西安一展风采,在演出中表现出了高质量、高规格的艺术水平,同时聘请西安音乐学院指挥专业副教授、青年指挥家侯颉为音乐会指挥,西安音乐学院青年小提琴家田晖为特邀首席,青年中提琴家王恪居为中提琴首席,为音乐会增添了实力与光彩。

  甘肃交响乐团目前是西北地区一支颇具实力的交响乐团,兼有歌剧与交响乐的双重演奏经验。这个乐团自2016年独立挂牌后,在国内知名指挥家张国勇、林友声、许知俊等的训练下,逐步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和职业化水平。在侯颉沉稳而全面的指挥下,甘肃交响乐团将这部内涵深刻、气势庞大的交响曲演绎得酣畅淋漓。

  甘肃交响乐团有着声音充实的弦乐群体,他们的音色富有内涵,且在抒情时显得开阔而又通透。乐团的木管声部十分和谐,和声的效果亦很均衡,其中长笛、双簧管和大管尤为突出。最令人惊讶的是该团铜管声部的进步,其统一的声音、恢弘的气势、强大的气场,呈现出了真正的交响式氛围。《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中的铜管声部写得很重,且在揭示主题、渲染气氛上尤为关键。在演出现场,甘肃交响乐团的铜管声部表现良好,演奏中并没有出现拖后腿的现象,他们在困难中顶住了压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演奏效果。

  祁连山麓巍峨万丈,河西走廊蜿蜒流长。苍茫辽阔的祖国西部大地,奏响了一曲壮美而又深情的音诗……伟大的历史、凝重的激情、深厚的积淀、驰骋的思绪,这一切都是民族精神的迸发和民族气概的展现。而这种迸发与展现,凝结在《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这部大型交响曲的灵魂之音中。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