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美丽中国 生态甘肃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走进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主题采访】奏响生态文明建设的“甘肃最强音”

 2019/11/22/ 14:35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金奉乾
DSC_4836.JPG

郭万刚介绍治沙经历 金奉乾摄

  向沙漠要效益 

  梭梭生在沙漠、长在沙漠,抗旱,给荒漠带来生命的绿意,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初冬时节,在古浪县西镇兴民新村北侧,生长在3600亩沙地上的300多万株梭梭,像战士一样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他们在寒风中摇曳着干枯的身躯,但却从不倒下。

  除了坚持防沙治沙,在发展沙产业上,八步沙林场人也未放缓探索和思考的步伐。

  “这些梭梭下面都嫁接了肉苁蓉。肉苁蓉是一种很受青睐的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梭梭接种肉苁蓉进入稳产期后,每年亩收入可达2300元。我们治理沙漠既要有生态效益,还要有经济效益。”八步沙林场职工陈树君说,第一代八步沙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第二代八步沙人进行草方格压沙;第三代八步沙人就是要向沙漠要效益。

DSC_5037.JPG

生长在沙漠里的梭梭 金奉乾摄

  2018年,古浪县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精准扶贫相结合,以黄花生态移民区9号移民点为重点区域,发展梭梭嫁接肉苁蓉5000亩,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经过三十多年的治沙造林,管护封沙育林草,基本上控制了132公里长的风沙线,将“不毛之地”转化为“绿水青山”。同时,探索建立公司化林业产业经营机制,种植枸杞、红枣、梭梭嫁接肉苁蓉,发展林下经济——八步沙溜达,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打造了源源不断的绿色银行。

DSC_5020.JPG

村民在大棚里摘辣椒 金奉乾摄

  黄沙“变”成金

  一座座日光温室大棚整齐地排列在沙地上,一条条水泥路通向省道,一棵棵树木分布在村道两侧……这是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的景象。谁能想到,六七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

  记者走进蔬菜大棚看到,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长势正旺,村民们正忙着打理蔬菜,为即将到来的采摘做准备。

  “政府帮我们搞蔬菜种植产业,真的都不敢想,我们搬到这里之前,这一大片地都是沙漠,现在真的是黄沙‘变’成金了。”村民郭云说。

DSC_4902.JPG

八步沙林场治沙示意图 金奉乾摄

  古浪县干城乡党委书记朱培龙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治沙,八步沙林场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建成了树草相间的绿洲,茫茫荒漠焕发出盎然生机,夯实了林场和周边群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2012年以来,古浪县针对南部高海拔山区就地脱贫难的问题,大规模实施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沿八步沙林场治理的风沙线,先后建成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和12个移民安置点,搬迁安置群众1.53万户6.24万人。林场又因地制宜,开始探索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精准扶贫相结合,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迈开了“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新步伐,引领八步沙林场从单纯的防风治沙造林,向着发展沙生产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发展。

DSC_4918.JPG

郭万刚与采访团的记者们合影 

  八步沙林场成立至今,在不毛之地的腾格里沙漠建起了绿色防沙带和绿色产业带,实现了沙漠绿洲、绿洲金山的转。如今,八步沙林场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和参观者前来参观学习。郭万刚说,去年以来,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已经接待游客和参观者超过20万人次,天蓝、山青、水碧正成为八步沙、古浪县乃至武威市绿色发展的一抹新亮色,八步沙林场已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样板。

DJI_0640.JPG

固沙英雄梭梭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