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新崭崭”绿色邮筒重现兰州街头

 2019/12/06/ 10:18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张继培

曾经装满我们的喜怒哀乐

如今仍然履行着历史使命

绿色邮筒“新崭崭”重现兰州街头

图为设立在培黎广场的邮筒

  悠悠岁月,如驹过隙。尽管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手机几乎代替了写信,但承载着人们无尽情怀的绿色邮筒仍然矗立在大街上,令人感慨万千。看到复古邮筒,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油然而生,它装满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和过往沧桑,其中有幸福的泪花,也有苦难中的微笑。

  壹 复古式邮筒装满了人们的喜怒哀乐

  12月3日,一些细心的兰州市民发现,城关区各邮政网点门前,安宁区BRT十里店车站、培黎广场站、费家营什字,一些崭新的复古式绿色邮筒矗立在人行道上或者是在邮局门前,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里,上面写着每周的开箱时间和当地的邮政编码,像一个个绿色蘑菇,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一段段难忘的历史岁月。市民张先生说,这些绿色的邮筒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经常给家里寄信的那种邮筒,复古而简洁,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亲切感。

  今年76岁的魏先生是安宁区原兰州市齿轮厂的一名退休职工。对于绿色的邮筒,他再熟悉不过了。50年前,正值风华正茂的他,不知多少次来到邮局将一封封情书悄悄塞进邮筒,幸福挂在脸上,甜在心里。“那时候,人们传递情感大多通过书信来实现。”魏先生说,由于没有手机和电话,邮筒就成了红娘。

  今年50岁的汪先生,30年前从吉林一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固一家国有企业。为了联络与同学之间的感情,或向父母报告平安,他几乎每天都要写信,然后贴上8分钱的邮票,在上班途中匆匆跑到邮局,将写满生活中酸甜苦辣的信件一封封塞进邮筒,然后期待着在厂里收发室能尽快收到回信。“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单位的通讯地址是兰州市88号信箱,‘88号信箱’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至今难忘。”汪先生说。

  贰 通讯再发达邮筒不会消失

  中国邮政集团兰州市分公司服务质量部(普遍服务部)主任贺星说,根据国家邮政普遍服务标准规定,省会城市要求人员密集区域0.5公里-1公里服务半径内设置一个邮筒。2019年以前,兰州市设置邮筒100多个。但由于城市市政建设等原因,不少邮筒被损坏。从今年6月开始,兰州市邮政分公司花费40万元,对在市区街道上立了十多年的100个旧邮筒一次性更新。截至目前,兰州市700多个建制村均设置了邮政网点,实现了村村通邮。

  如今,信件在部分群众生活工作中仍不可或缺。目前,兰州市区平均每天收集信函件1600多件,平均年信函件10多万件。为了保证这些信函件的及时传递和邮筒的特使用途,城市内邮筒每天开启次数不少于1次。信件收集员开启邮筒时,对着邮筒上的有关条码进行扫描,将该邮筒被谁开启的信息立即传输到后台终端。邮政人员将信件收集后,会拿出邮筒里的邮戳现场盖章。贺星说,随着手机的迅速普及,有的邮筒一天连一封信函都收集不到,但必须保证每天开1次。

  目前,大学生、反映问题的信访人员、发公函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军人、烈军属、边防哨所等特殊人群,以及前来我国访问、学习的外国人,仍在通过邮筒实现信函传递信息。因此,邮政部门在各大院校、宾馆、医院、火车站等人员密集流动场所均设有邮筒。一些大型城市正在居民小区和邮政网点开展智能信包箱(柜)试点。业内人士认为,无论通讯再发达,邮筒都不会彻底消失。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张继培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