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黄河之美更在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专访兰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汪志刚

 2019/12/20/ 08:25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田小东

黄河之美更在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专访兰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汪志刚

汪志刚工作照

收藏于兰州碑林草圣阁的《淳化阁帖》

汪志刚书法作品

  由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兰州日报社承办、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协办的“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书法美术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作为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派出记者对省内外著名艺术家、摄影家、画家、书法家、作家等相关行业重量级人物进行专访,邀请他们畅谈兰州黄河之美的创作体验和感受。本期,记者采访了兰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汪志刚。汪志刚从碑帖入手,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发现兰州之美、黄河之美,因为“黄河之滨”的美不仅展现在视觉上,也呈现在文化和历史长河里。汪志刚,1971年生,兰州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兰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文史、书画、篆刻艺术。11岁起师从骆石华先生学习篆刻艺术,师从赵正、马国俊诸先生,在书画理论、碑帖鉴赏、汉简研究等多方面学习,收益颇多。获兰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的首批“金城文化名家”称号;获甘肃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授予的“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获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一等奖。在书法家汪志刚眼中,兰州的黄河之美更在于兰州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汪志刚认为,历史是用文字来记录的,而镌刻于石碑上的文字,可以永不磨灭、流芳百世。位于黄河之滨、白塔山之巅的兰州碑林就是这样一个文化宝库,它的存在,让黄河之滨的兰州增添了内涵和厚重,给兰州一种端庄之美、成熟之美。从1999年起,汪志刚就跟随流萤先生创建兰州碑林,从事碑刻的整理、研究、编辑和督导碑林刻石等工作。“读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是书法人终身的基本功,而兰州碑林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汪志刚说。“每一个石碑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跃然而出,成为兰州历史的见证。”说起碑林,汪志刚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左宗棠开放官方花园 供百姓游览休闲

  “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在兰州碑林草圣阁大门外,有这样一副楹联,是当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兰州饮和池记》中所书写的。原联位于陕甘总督府东园澄清阁。此联作于1872年秋,跋语云:“同治十一年秋七月,入居节署,引河流注园中,甃三池止之,汲用烹饪,毕事书此,并为联两楹。”从楹联的内容上看,陕甘总督左宗棠,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官,在中秋节将临之际,思念远在家乡的亲人,人情世故,真情流露。

  “左宗棠在兰州留下的不仅只有黄河岸边的左公柳。”在这里,汪志刚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左宗棠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任陕甘总督入驻兰州,从1866年到1881年他在兰州黄河之滨度过了十五个春秋。在兰州,陕甘总督左宗棠开风气之先,修建饮和池,并于光绪四年(1878年)开放饮和池所在地督署节园,任市民游览,成为兰州第一个为老百姓开放的官方花园,为兰州公园的滥觞。

  谁能想到,一个封建王朝的官员,竟然能打开大门,把总督府内的官方花园对外开放,供老百姓休闲游览,真叫人肃然起敬。

  “丛帖始祖”历经磨难终完璧归赵

  汪志刚讲的第二个故事,就是兰州碑林“镇馆之宝”——《肃本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丰碑,是中国最早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而在兰州黄河之滨,也有著名的《肃本淳化阁帖》明刻本,不仅有帖,更有全十卷明石刻碑林,同样是我国书法历史上、文物文化流传中的瑰丽大宝。而这个本子的流传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兰州《肃府本》明刻碑林保存流传已有500年岁月,原因始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庶十四子肃王朱瑛。在到甘肃之前,朱元璋把一部宋代《淳化阁帖》赐予朱瑛。此后,这本帖子一直在历代肃王中流传。时间到了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朱元璋的九世孙子宪王朱绅尧常常临摹《淳化阁帖》,他感到“各王府不遍及且无以公海内”,于是,他命人将阁帖双钩临摹,并刻成石碑,以传后世。朱绅尧去世后,其子朱识鋐用了七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件事情。

  《肃本淳化阁帖》用石144块,初拓共有253张,刻工精细,锋棱分明,点画传神。20年后烽烟燃起,李自成的军队攻打兰州时,淳化阁帖刻石被肃王藏在内府井中。到了清代顺治十一年(1654年),洮岷道陈卓由内府井中把阁帖石刻打捞出来,请人补摹40多块,形成了完整的阁帖。康熙年间,陕西提督王辅臣部队攻打兰州时,曾经用阁帖石刻做马槽,部分刻石遭到破坏。清中晚期左宗棠平甘后,重新修检,并送兰州儒学(今兰州二中)。光绪末年,兰州籍翰林刘尔炘将王府阁帖移至兰州府文庙尊经阁保存,并新刻木板释文四十块,以臻完备。1938年,日本轰炸机轰炸兰州城,幸未波及石刻。为保护阁帖,将石碑埋入大成殿南面院子下。1944年,掘出,又移碑帖藏于官园丰黎仓内的地窖之中。抗战胜利后,重新安置在文庙尊经阁深檐之下。

  历经沧桑,在今天,《肃本淳化阁帖》144方由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兰州碑林建设后,得以完美复制留存,让世人一睹国宝之精髓。

  兰州碑林还陈列着翻刻或收集到的甘肃著名碑刻,有云麾将军李思训碑、西夏碑、大崇教寺碑、西宁王碑、镇海寺碑,王仁裕神道碑、弘化公主墓碑、岣嵝碑等。从东汉的草圣张芝,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的梁鹄,西晋索靖,唐代的李世民、李白,一直至明清及汤显祖、胡缵宗、邹应龙、邢澍、张澍、安维峻、林则徐、谭嗣同、梁启超、刘尔忻、范振绪等历代名人手札和作品。

  “在兰州,在黄河之滨,可以讲的东西太多了,包括九州台上的文溯阁里的《四库全书》、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超龙雀,还有在马滩的甘肃省简牍博物馆等等,它们背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汪志刚如是说。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田小东文/图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