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人民日报】12年来,种下近4万亩梭梭树,贾其煜——从编代码到治黄沙

 2020/01/07/ 10:03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付文

12年来,种下近4万亩梭梭树,贾其煜——

从编代码到治黄沙(小康路上·绿色力量·生态扶贫故事②)

葱蓉林场压沙造林场景。资料图片

  人民日报记者 付文

  核心阅读

  从一名北京中关村的程序员,到家乡甘肃临泽的治沙大户,贾其煜的人生来了次极速转折。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鼓励下,他开始了在沙漠植绿、发展沙产业的创业之路。

  12年过去,林场不仅筑起了一道防风固沙的屏障,还通过解决就业、发展肉苁蓉种植等,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让致富的路越走越宽。

  12年来,每当贾其煜站在一望无际的梭梭林中,他总会想起决定回家乡创业的那个下午。从北京到甘肃临泽、从程序员到治沙大户,在那之后,贾其煜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2年前,贾其煜在多地工作、生活过:卖过电脑、卖过苹果,在公司当过文员、在文化宫干过灯光师,之后辗转武汉、重庆、深圳等地开发软件,最终在北京中关村写起了代码,制作、设计手机应用软件和小游戏,收入很可观。

  2007年底,贾其煜厌倦了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决定回乡创业。到现在为止,41岁的他,已经在甘肃临泽县巴丹吉林沙漠中累计种植了近3.9万亩梭梭林,其中1.8万亩嫁接了肉苁蓉,累计带动上百户贫困户脱贫。

  环境变美了——

  林场向沙漠腹地挺进了14公里

  临泽县平川镇黄家堡村以北的“葱蓉林场”,梭梭林密密麻麻。难以想象,十多年前,这里还是黄沙肆虐的沙漠腹地。

  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属于西北内陆干旱荒漠气候区。全县沙漠戈壁面积182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3以上,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是一个完全依赖于林业生态屏障保护的沙区农业县。

  2008年,甘肃将临泽列入首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当地按照“生态受保护、产业得发展、林农得实惠”要求,大力开展以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下经济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彼时,刚刚返乡的贾其煜正在苦寻发展项目。

  “决定回家之前,我把想法跟父母一说,他们都不同意,说好不容易在大城市安了家,咋能再回来!”贾其煜回忆,当时只有妻子支持他。幼时家乡风沙肆虐、农作物被风打沙埋的景象常常浮现在眼前,贾其煜心中萌生了向沙漠进军、发展沙产业的想法。

  “听说林权改革试点后,我有点心动,但还是拿不准。为此,还专门跑到清华大学去找专家咨询相关政策。”贾其煜说,之后这个信念更加坚定。很快,他就流转了黄家堡村、西柳村的9000多亩林地林权。从2009年到现在,平均下来,贾其煜的林场每年都要种植3000亩、100多万株梭梭树。眼下,林场面积已达38800亩。

  贾其煜的林场,已经向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挺进了14公里。车行其间,只见梭梭、骆驼刺、花棒等沙生植物迎风轻舞,顽强生长,“梭梭树固沙作用很明显。你看,每棵树周边的沙地都已经比较稳固,沙子上边有了土壤结块”。

  据临泽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志新介绍,经过多年努力,截至目前,临泽全县人工林保存面积55万亩,此外,临泽还封育荒漠植被38万亩,建成了南中北3条阻沙林带,长度达187公里。在当地,像贾其煜这样的治沙大户,成为生态扶贫重要的带动力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