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皋兰农民魏永宏:“鼓王”老魏的匠心岁月

 2020/01/09/ 09:03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瞿学忠

“鼓王”老魏的匠心岁月

  68岁的皋兰农民魏永宏,头上有着太多的光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兰州太平鼓代表性传承人、金城名匠、兰州文化名家、兰州好人、中国好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等身的背后,是老魏40多年孜孜以求的“鼓王”传奇。出生于1952年的魏永宏,学校毕业后当了木匠,当初的想法是学门手艺养家糊口。那些年木匠的工资很低,改革开放后挣钱机会多了,一些年轻学徒纷纷改行,但魏永宏选择了坚守。“我是真心喜欢这个职业,这个社会匠人多,但做到能工巧匠的不多。”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瞿学忠文/图

  一个偶然的机会,魏永宏选择了制作太平鼓。有一年,村上要闹社火,当时兰州没有生产太平鼓的厂子,村里人就将本地原有的太平鼓样品送到上海订做。由于上海人从来没有做过太平鼓,订做回来的鼓还没打一段时间就破了。看着这破损的太平鼓,魏永宏暗自琢磨,为什么我们要去上海那么远的地方订做太平鼓,难道就不能制造自己的太平鼓吗?深思熟虑后,魏永宏毅然决定自己制作。于是,他昼夜研究上海订做的太平鼓和本地的太平鼓,并从中找出“门道”,设计制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太平鼓,不但轻便灵巧,鼓声均匀,而且还不变形。

  初次成功之后,魏永宏并未止步,更加激发了他对太平鼓的热爱,他怀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潜心钻研,在生产工艺上下工夫,在制作每一桶鼓时,他从选材、粘合、上皮、画材等每一个工序、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把关,专心雕琢,从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鼓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制作标准,不达要求不轻易出库发货。

  40年来,他把一个“一人一厂一车间”的加工小作坊,发展成为一个集太平鼓生产、销售、演出、培训、经纪、礼品研发为一条龙的综合性公司,把兰州太平鼓推向了世界。

  1990年,皋兰县太平鼓被选入亚运会开幕式的表演节目,魏永宏做的100多面鼓第一次代表中国登上了亚洲舞台,这次太平鼓彻底响彻了亚洲。1999年,为国庆50周年和庆祝澳门回归,魏永宏制作的两面巨鼓代表甘肃省献礼祖国。为了使“兰州太平鼓”这个品牌更加响亮,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魏永宏在太平鼓的制作技艺上下功夫,为了让音色更加均匀,魏永宏将鼓腔内侧和外侧都进行抛光,同时将外侧打磨的更加光滑,内侧打造成特殊的纹路,这样制作好的鼓腔,对着里面大喊一声,就会回声激荡,余音袅袅,如同对着家里的大水缸说话的感觉。同时,他还创新了太平鼓的制作技艺,在鼓腔内侧首次交叉固定两根弹簧,加强共振效果,让太平鼓发出了更完美的和音。

  “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不能让它从我这里丢失。”魏永宏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通过兰州太平鼓,把爱和友谊传遍五湖四海,让全世界的人都了解兰州太平鼓,了解中国的鼓文化。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