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新华社】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2020/01/20/ 12:03 来源:新华社 记者 张玉洁

  初心不悔为敦煌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4)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工作人员对莫高窟部分洞窟进行加固施工(1964年7月8日摄)。 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提供)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5)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段文杰在莫高窟130窟甬道临摹壁画(1955年7月20日摄)。 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提供)

  他裹着羊皮大衣,头戴老农毡帽,呼吸的热气迅速结成冰花,蜷缩着像是“没有生命的货物”。西去敦煌时,常书鸿还不到40岁。

  此前,他是留法9年的艺术家、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教授,西装笔挺,风度翩翩。塞纳河畔的一本《敦煌石窟图录》让醉心油画的他为中国艺术倾倒,家国破碎战火纷飞更让他心系敦煌。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大漠中创立。那时,莫高窟已荒废400余年。流沙从崖壁顶部倾泻而下,上百个洞窟被掩埋。壁画大块大块跌落,砸烂在地上。

  破庙当办公室,马厩做宿舍,水里的泥浆澄清了就拿来喝。最可怕的是孤独。带病的同事含泪对常书鸿说:“我死了以后,可别把我扔在沙堆中,请你把我埋在泥土里呀!”

  初创者接连离开,妻子也弃他而去,常书鸿却初心不悔。“我如果为了个人的一些挫折与磨难就放弃责任而退却的话,这个劫后余生的艺术宝库,很可能随时再遭劫难!不能走!”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7)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游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排队等待参观(2016年8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8)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敦煌研究院技术人员在莫高窟98窟内对病害壁画进行修复(2014年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段文杰、孙儒僩、欧阳琳、李承仙、史苇湘……在常书鸿的全力招募下,一批批大学生告别优渥的生活,奔赴大漠。旧照片见证别样青春:穿旗袍的女孩和穿白衬衫的男孩,乘坐的却是一辆破旧的木轮老牛车。

  他们几乎用双手清除了数百年堆积在300多个洞窟内的积沙,修建了千余米长的围墙。临摹缺纸就用窗纸自己裱褙,毛笔秃了拿小刀削尖再用,连颜料也是自制的。

  一个冬日的下午,敦煌研究院首任接待部主任马竞驰走进院史陈列馆,在小院里回忆起几十年前的生活:这里养过鸡,那里理过发,联欢会上的欢声笑语历历在目。“没人喊苦,也没人叫穷,日子就是这么过的,大家高高兴兴干工作。”

  眼前不见苦,只因宏图在心中。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