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2019年9月以来,我们这里供水稳定了!一拧龙头就有水。”2019年12月末,陇西县文峰镇黄家门村阴湾社66岁的村民徐家祥高兴地向记者分享了家里的新变化。
这份发自内心的喜悦来之不易。黄家门村位于南部山区,因为地处偏僻,吃水一直是个难题。“山下有个大口井,以前我们去那里拉水,一次拉半吨,存起来吃半个月。”徐家祥说。
2014年,陇西县与漳县共同建设漳陇饮水工程,黄家门村通上了自来水。虽说通上了水,可供水不稳定。
如今黄家门村村民拧开水龙头清冽的自来水就喷涌而出
“不知道啥时候有水喝,运气好的时候拧开水龙头才有水,我们就赶紧把家里的盆子、桶子都盛满水。”徐家祥说。
村里为什么供水不稳定?原因很复杂。据介绍,陇西处于漳陇供水工程供水的下游,而黄家门村处于漳陇供水工程的最末梢,水源地铁沟河的流量受季节性影响差异较大,往往无法保障工程下游的群众用水。
漳陇供水工程供应的陇西南部山区的8万多人,有约三分之一存在供水不稳定的问题,而位于工程末端的黄家门村的问题则最为突出。“黄家门供水不稳定、水龙头成了摆设”,成了群众电话、微信投诉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
对此,陇西县2019年全力开展水利工程补短板工作,启动实施总投资5563.49万元的首阳水厂至四店梁输水工程,利用引洮一期供水工程的水资源替换漳陇工程水源,利用引洮一期富裕的水资源,从根本上解决南部山区8.54万人的饮水不稳定问题。
针对已建农村供水工程部分区域管道运行压力大、缺少调蓄减压设施等影响供水不稳定的问题,陇西县新建各类调蓄水池281座,泵站4座,沟道防护1.25公里,埋设各类管线543.32公里,有效解决农村供水质量不高的问题。
尖山村村民以前取水的地方(资料图)
2019年尖山村新修建的蓄水池(资料图)
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补齐短板的过程中,复杂的地理地形条件为施工带来很多困难。永吉乡尖山村周边都是石山,要施工难度大、费用高。为了尽快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当地水务部门就近寻找水源,通过打井埋管,修建了一个50方的蓄水池,将自来水接到了尖山村21户村民的家中。
尖山村包家窑社贫困户鱼成军如今慢慢适应自来水通后的生活。“以前都是去沟里担水,路陡不好走,冬季下了雪,路滑难行,吃水更难了。”鱼成军说,“现在,再也不用发愁了!”
据了解,2019年,陇西县在扩大自来水覆盖面上,秉承“应入尽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积极谋划实施总投资3627.7万元的2019年精准扶贫饮水安全项目——
对居住相对集中、具备自来水入户条件的9627户,通过管网延伸接通了自来水;对居住偏远零散、不具备入户条件的70户,通过水窖配备净水设备解决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对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施工的3个自然村,通过引泉改造解决了303户农户饮水问题;对自来水管网无法覆盖但农户居住相对集中的自然村,通过修建7处集中供水点解决了245户农户饮水的问题。对亲属、邻里关系融洽的农户通过签订共用水源协议,保证了2189户农户饮水有保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1月04日【脱贫攻坚奔小康】康乐:保通最后一米 水润千家万户
- 2019年12月31日保通最后一米 水润千家万户 ——康乐县奋力打好农村饮水安全“冲刺清零”攻坚战
- 2019年11月15日[陇原环保世纪行] 临夏县从“源头”到“龙头”筑牢农村饮水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