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以笔为枪 战“疫”为民——中央驻甘和省属媒体在抗击疫情中书写责任担当

 2020/02/14/ 04:2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白德斌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以笔为枪 战“疫”为民

——中央驻甘和省属媒体在抗击疫情中书写责任担当

  庚子年的春节,与众不同。

  几乎一夜之间,原本的“思念之下千里夜奔归家”,变成了“以爱为名咫尺闭门不见”。

  每个人,每个家庭,每座城市都投入了这场全民战“疫”之中。

  这是一场医疗战,也是一场信息战、舆论战。

  在病毒与生命之间,拼命和时间赛跑的除了白衣天使,还有新闻媒体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德斌

  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驻甘中央媒体,深入一线采访,广泛获取信息,发出甘肃抗击疫情的权威报道。《总动员战疫情——甘肃社会各界抗击疫情扫描》《防疫生产两不误——兰州新区企业复工见闻》等多篇稿件反映了各地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所做的努力。

  甘肃日报社、甘肃广电总台、甘肃新媒体集团、中国甘肃网等省属媒体坚守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践行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宗旨,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聚焦重点、回应热点,一篇篇报道给公众以力量与希望。

  阻击疫情的战场上,一个个新闻“战士”,毅然选择逆行,冲锋陷阵,践行“四力”,传递战“疫”最强音。战“疫”,“弹药”至关重要。带着融合使命,构筑合力战“疫”的“舆论强音”。新甘肃客户端、视听甘肃发布的一系列融媒产品似一股暖流,给人以砥砺前行的力量,把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信心传遍了陇原大地。

  快速反应,率先进入战“疫”时间

  疫情是命令,更是冲锋的号角。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斗争,甘肃日报社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

  2020年1月18日,距离除夕不到一周。

  当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出征抗击疫情、连夜乘坐高铁赶往武汉时,甘肃日报社社委会快速反应,准确预判,立即要求全社密切关注疫情,并着手开展疫情报道准备。

  在1月20日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消息首次发布后,甘肃日报社立即着手制定《甘肃日报社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报道应急响应预案》,成立了甘肃日报社应急领导小组,组建了一支由文字、摄影、音视频记者组成的融媒体采访团队,随时待命出发。

  1月21日,《甘肃日报》在头版刊发《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在二版刊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已确认存在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的权威消息,同时配发《新型冠状病毒,该怎么预防》稿件,全面进入了战“疫”状态。

  “面对疫情,党媒必须坚守责任和使命,时刻保持在场的状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的关切,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甘肃日报社社长,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光庆说。

  甘肃日报社抗击疫情宣传报道战全面打响,领导靠前指挥,记者编辑冲在一线,行政管理人员全力保障,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1月20日至2月11日,甘肃日报社社委会、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公司党委先后9次召开联席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把做好抗击疫情报道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及时安排部署疫情防控报道,确保了疫情防控报道的有力有序进行。

  “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需要主流媒体肩负起舆论动员作用,鼓励干部群众在疫情面前不气馁、不放弃、不低头,凝聚共识和力量。”省广电总台党委书记、台长王晓岚说。

  省广电总台闻“疫”而动,快速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立即成立“疫情应对指挥组”“疫情新闻应急组”“应急后勤保障组”,及时部署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报道。

  当一篇篇报道及时刊发时,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力量迅速在陇原大地开始升腾。

  义无反顾,逆行冲向战“疫”前线

  20世纪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

  但谁都知道,距离疫情越近,就越危险!

  “我知道到现场采访很危险,我会害怕!可是,如果不去,我会觉得对不起记者这份责任。”在确定进入医院采访记者名单时,甘肃日报社文教部记者秦娜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为了保证记者的安全,甘肃日报社只有6个进入医院采访的名额,其中文字记者两名。就在秦娜郑重报名之后,与她一起并肩战斗的文教部记者李欣瑶主动要求将另外一个名额给她。

  “我们是跑口记者,理应让我们去。”秦娜和李欣瑶坚决要求上一线。

  “去医院,不是逞英雄。只是因为手中有笔,有对新闻事业的热爱。特别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们一定不会退缩。”李欣瑶说。这正是她们义无反顾、共赴战场的初衷。

  自疫情防控报道开始以来,她们始终坚守岗位,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采访、写稿;再采访、再写稿,组成了每天全部的生活,有时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下午。为了赶时间,吃饭也是随便吃几口,或者吃泡面对付。

  最痛苦的是每天晚上要“对付”尚未断奶的孩子。

  “正是黏人的时候,一到晚上就只认妈妈。我只能一边哄孩子一边写稿,有时还在写,孩子已经在怀里睡着了。”秦娜说。

  就这样,键盘的敲击声,成了孩子入睡前的晚安曲。

  阖家团圆之际,甘肃日报社、省广电总台的媒体人逆行而上,许多人放弃休假、主动请缨,更改、取消原定行程,坚守各自岗位,加入这场无声的战役。

  省广电总台新闻中心社会部副主任杨海芸,一直向组织申请,要前往最危险的隔离病房采访。

  “因为只有靠近核心现场,才能捕捉到一线人员的勇敢坚毅。”杨海芸说。

  李彦龙,省广电总台广播新闻中心采访部主任,从大年三十就开始投入采访,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有时候加班晚了,就直接在办公室睡下,醒来就直奔采访现场。

  相对于一线采访记者,夜班编辑常常是“日夜颠倒”,春节是他们难得的正常作息时间。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夜班依旧在持续,编辑室里依然灯火通明。

  春节前夕,甘肃日报社出版部夜班编辑曹蕤心脏就不太舒服,“再坚持一天就过年轮休了!”他这样告诉自己。但疫情发生后,他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137人的“甘”心情愿》《十四个昼夜,他们经历了什么?》《零下18摄氏度的坚守》《身处他乡爱相随》……正是一线记者编辑的执着与坚守,才有了一篇篇生动、温暖、感人的报道,让大家近距离看到了医护人员、党员干部,抑或是许许多多的普通人,都在为战胜疫情而努力着、坚守着。

  “春节在家,每天都看报纸电视、听广播,看到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救治病人,特别感动。这些都是你们记者辛苦工作带来的,你们就是群众的眼睛。”兰州市居民乔龙强说。

[1]  [2]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