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天罗地网”防控 千方百计扶持 甘肃省全力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疫情防控和后续扶持工作

 2020/02/14/ 22:21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沈丽莉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沈丽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发展改革系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针对全省“十三五”时期2000多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点多面广、疫情防控难度大的实际,积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结合实际提前谋划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提升搬迁质量,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圆满收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全力以赴打好安置区疫情防控阻击战

  连日来,全省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全面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疫情防控工作,并将800人以上大型集中安置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安置区利用广播、宣传册等方式广泛宣传防疫知识,引导搬迁群众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避聚集,提高搬迁群众对防疫知识的知晓率,督促安置区所在政府加强摸排人员往来情况,做好群众健康监测,做到不留死角、不留余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切实有效防止疫情输入传播。 

环县富润小康嘉园安置区设置检查站。 

  陇南、兰州、临夏等市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模范作用,在安置区按照“全封闭、小切口”的模式加强联防联控工作;武威市古浪县在各安置区组建党员先锋队、突击队、志愿服务队,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干部全力投入“战斗”;庆阳、定西、白银、临夏、天水等市州各安置区全面落实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扎实开展到户到人的地毯式排查;临夏州永靖县为安置区群众办理A、B两个证,外来走访人员一律劝返,筑牢防止疫情传播的防线。

  疫情发生以来,全省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暂停一切群众聚会、聚餐等活动,严防交叉感染。相关市州严格执行“绿色通道”制度,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确保安置区农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陇南市文县依托乡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打造“一品山果”微商城,用于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搬迁群众的猪肉、蔬菜、粮油、米面、蛋奶等商品储备,确保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平稳,“菜篮子”供应充足。

白银市靖远县对安置区进行消毒作业。

  疫情防控与产业扶持齐头并进

  为努力降低疫情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影响,甘肃省发展改革委认真分析研判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结合冲刺清零行动,以集中安置区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好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基本公共服务、社会融入、社区治理等实际问题,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脱贫。制定印发《易地扶贫搬迁巩固提升行动方案》,补齐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短板、继续加大拆旧复垦力度、大力发展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做好项目综合竣工验收等方面,提出了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工作任务及推进措施,确保“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圆满收官。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密切配合人社、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后续扶持。

  ——加大搬迁群众线上就业培训和招聘力度。大力推广远程面试,畅通搬迁群众网络招聘渠道。同时,做好搬迁群众返岗和就业情况监测,对于因疫情未能按时返岗和就业的搬迁群众,及时帮助稳定劳动关系并提供就业服务保障,切实提高搬迁群众就业率。

  ——全力谋划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紧扣“一户一策”,持续抓好“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和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扶持有条件的贫困搬迁户发展“五小”产业。积极支持县区在集中安置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果蔬保鲜库和标准化种养生产基地,落实财政奖补政策,促进搬迁群众增加收入。

  ——组织搬迁群众开展春耕生产工作。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组织当地和返乡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参与农业生产,鼓励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互助合作、互换用工,解决生产用工难的问题。

   另外,针对疫情对全省大型集中安置区教育医疗设施补短板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省发展改革委对东乡县锁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宕昌县新城子上坝安置区幼儿园等17个大型集中安置区教育医疗设施补短板项目进行挂牌督战,开展定期调度,加强统筹协调,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同时,印发相关文件,指导市县对易地扶贫搬迁大型集中安置区教育医疗设施补短板项目全面推行“网上办事”“不见面审批”,全力加快推动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根据疫情的发展,抢抓黄金施工期,及时开工复工,确保今年10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