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随笔】这些天,那些画面
秦娜
有人说,“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过去一个多月的采访经历,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这些天,我接触了很多医务工作者,和他们对话,听他们讲述战疫故事。他们中有我省首位驰援湖北的医疗专家张浩军,有去武汉“打怪兽”的二宝妈妈王丽婷,有守护危重患者的“90后”护士刘晓东……他们眼中有光,心中有爱。
这些天,有太多画面让我铭记。
1月24日,大年除夕。张浩军结束了陕西的工作,正要回兰州与家人团聚,突然接到“即刻驰援武汉”的通知。匆忙准备后,他坐上了开往武汉的列车。武汉已“封城”,而当晚,列车只为他一个人停靠。此后很多次,张浩军独自走进武汉城的画面出现在我脑海,每一次都觉悲壮。
1月28日,我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现场,妻子送丈夫,母亲送儿子,女儿送爸爸,同事送战友,前一秒彼此还是微笑,下一秒却已满脸泪水。身处和平年代,从来不曾想过,有一群人为了更多人的健康和生命,要经历这般刻骨铭心的离别。
患者无法接受确诊的事实,崩溃大哭,胡莎莎坐在患者身旁,轻轻握着患者的手,宽心、安慰,长久陪伴,直到患者渐渐平静。面对可怕的病毒,他们也害怕啊,只是因为穿上这身白衣,看到患者无助的眼神,就忘记了害怕。
每每看到“白衣战士”脸上深深的压痕、身上湿透的衣服,都心疼不已;每次看着他们坚毅的目光,听到他们朴实的话语,又充满力量。有人说他们是英雄,可李楷说:“我不想当英雄,我只想当一个平凡的医务工作者,我们的到来只为早日看到大家摘下口罩后甜美的笑容。”
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们,是父母,是儿女,是丈夫,是妻子,但这个特殊的时刻,这些身份都只能往后排。刚刚过去的春节,他们坚守在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高压、高强度的工作下,有人因为长时间不喝水而尿路感染,有人由于频繁消毒而双手皴裂,还有人晕倒在值班室……比起身体承受的痛苦,不能回家更让他们煎熬。可所有这些,在看到患者治愈出院的一刻,一切都值了。
2月17日,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为兰大二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壮行时,深情地说:“这些日子,我们泪点很低,有时一个镜头、一个画面,甚至只是一段简单的文字都会让我们泪流满面……”这段话让现场很多人感同身受,瞬间泪目。
甘肃、湖北;一场战斗,两个战场,有许许多多我省医务工作者奋战的身影。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次采访都深深感动着我。我常常在想,作为一名记者,我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只能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真实地传递出来,让更多人听见、看见,感受到。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充满抗击疫情的信心,才能让更多人铭记有一群人正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很多次,在写稿中,我都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很多次,我都从他们身上汲取了更多力量。每一次提笔书写,是想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做点事,也想为抗击疫情尽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系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2月21日【记者随笔】从香油到双黄连……
- 2017年10月25日沈伟东:一个人的家族饮食史
- 2007年12月21日旧时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