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石头山深处的山背村、罗湾村 韦德占 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翻过一座山,再翻一座山,行到山穷处,豁然开朗。只见云端深处,杨柳吐绿、桃花盛开,一排排新落成的季节性生产用房错落有致,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高端民宿样板工程初露真容,养鸡、辣椒加工等产业方兴未艾……
山头外的五十公里处,是山背、罗湾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山水雅园小区,小区位于宕昌县城中心路段,在那里,孩子们就近上学,大人们在扶贫车间务工,亦是一派繁忙兴旺景象。
“山是石头山,插在云里面;田是卧牛田,挂在半山间。”宕昌县两河口镇山背、罗湾两村,是名不见经传的“石头村”,过去“大路没一条,小路烂泥洘”。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年年扶贫年年贫”,怎么办?
“要想彻底拔穷根,就得搬出深山,换个环境谋发展!”立足实际,省市县各级政府经过多次调研论证,作出了“山背罗湾易地扶贫搬迁”这一重大决定。
方向既明,当地政府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山背罗湾村脱贫攻坚的“当头炮”,迅速推动实施。
2017年7月,省委决定由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联系两河口镇,并帮扶山背、罗湾两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紧盯搬迁方式、后续产业、就业保障等关键环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扎实有力推进。
搬迁过程中,两河口镇政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安置搬迁群众,选择邻近官鹅沟景区的山水雅园作为集中搬迁点,并根据搬迁群众家庭人口重新设计改造户型,一次性解决好硬件配套设施、房屋必备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搬迁群众“拎包入住”。

山背、罗湾村杨柳吐绿、桃花盛开
“截至目前,山背、罗湾两村已经向城区集中安置点搬迁256户,共1062人,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搬尽搬。”两河口镇党委书记蔡鸿鸣说。
聚焦“稳得住”,在山背罗湾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之初,宕昌县就将后续产业发展纳入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之中,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真正做到产业扶贫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搬迁过程中,宕昌县注重完善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为每一户搬迁群众都配套了水、电、路、气、网等基本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便民服务中心和物业管理服务点也同步设立,为搬迁群众提供集咨询、服务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让搬迁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搬迁后留下的原始古村落

蓝色的场棚下,养鸡产业方兴未艾
“石头山”如何“破茧成蝶”?建田园综合体
整体搬迁到集中安置点,空下来的老宅怎么办?
“这些空下来的老宅,本来打算拆除还田,但通过实地考察后发现,这里的古村落保存完好,通过综合开发,不仅可以留下古村落,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以诗意的田园生活,吸引更多城里人来此休闲度假,保障搬迁后的群众持续增收。”蔡鸿鸣说。
就这样,山背、罗湾田园综合体项目诞生了!由罗湾村、山背村8个村民小组组成,规划面积约为3551亩。目前,已完成七套样板区改造、样板区观景平台建设、穿越之门建设、旅游路面的升级改造和旅游环形路建设,一期工程竣工。
山背罗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建设负责人刘宇宏说:“改造后的古村落,将成为田园风光与人文景观结为一体的高端民宿。前来度假的游客,通过落地窗就能看到梯田花海。”
相关新闻
- 2020年04月01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陇南】油菜花开了 坪垭群众笑了
- 2020年04月01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陇南】宕昌种出万亩大产业 农民找到致富“金药匙”
- 2020年03月31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陇南】宕昌:香菇丰收采摘忙 农民致富笑开颜
- 2020年03月31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陇南】陇南:“大数据”智助“大扶贫”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