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人民日报】资金到户 技术培训 驻村帮扶 甘肃临潭 脱贫下好“三步棋”

 2020/04/10/ 17:00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王锦涛

资金到户 技术培训 驻村帮扶

甘肃临潭 脱贫下好“三步棋”

  人民日报记者 王锦涛

  年初,马吓如南家又添了4头牛,“现在有13头牛。”马吓如南笑着说,“去年脱了贫,今年还要再加油。”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新城镇南门河村,马吓如南算得上名人。“是穷得出名!”他笑着打趣,“如今,俺们一家摘掉了穷帽子,盖起了新房子,真正过上了好日子。”

  马吓如南一家的新变化,恰是临潭县告别贫困的生动写照。曾经的临潭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2800多米,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如今旧貌换新颜:截至去年底,全县78个贫困村都已退出贫困序列,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家里穷,自打记事儿起就是靠天吃饭。”马吓如南说,几亩山地,种点大豆、玉米,产量低,刚够吃,再无经济来源。好不容易赊来3只羊,结果去放羊的路上,他脚底一滑,从山崖上摔了下去,胯骨粉碎性骨折,留下终身残疾。

  2013年,马吓如南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每年1.5万元低保政策,还当起了村里的环卫工。

  “想过好生活,就不能只靠吃低保。”马吓如南下决心,县里给政策:2018年,他申请到2万元的到户产业发展资金,当即买来2头小奶牛,一天产奶20斤,一斤3元,村里订的人多,都上门来取。卖奶生意好,马吓如南又买来一台农用车,谁家建新房,他揽活拉砖拉沙,路程近的,运费40元,远的80元,从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

  今年初,马吓如南再添喜事,儿子大专毕业,镇上帮着给联系工作,月工资6000多元,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就去广东上班。面对记者,马吓如南搓着满是老茧的手,笑得搂不住话匣子,“现在,俺们家的小日子,过得真像做梦一样美!”

  王里平是临潭县城关镇杨家桥村村民。小时候,下地干活是他的“必修课”。然而,高寒的田地不养人,四季的辛勤劳作,很难换回一个丰收年,到头来刚刚填饱肚子。后来,王里平赶上县里举办技能培训班,果断报名,学了一手驾驶挖掘机的好技术。

  2015年以来,临潭县累计培训贫困农牧民1.9万人次,2019年相继开展了中式烹调、种植养殖、汽车驾驶员等内容的各类培训班65期,培训农牧民3743人次。

  去年,王里平来到离家20公里的卓尼县,参与修建高速公路,“开挖掘机,一个月5000多元,工资提前预支,还给买齐保险。”王里平在外打拼,妻子李尼曼草在家带孩子之余,还和婆婆种着几亩地。“都算在一起,去年我们一家总收入达到5万多元,已经彻底脱贫。”王里平说。

  初春时节,张六十四家的蘑菇棚里,很温暖。张六十四是临潭县新城镇丁家山村村民,“小时候家里穷,北上青海去打工。”张六十四说,他放过牛、卖过菜,为超市开过配送车,一晃就是20多年。2015年底,他回到村里,日子还是过得紧紧巴巴。

  村里的驻村帮扶工作队了解到张六十四的情况后,主动上门,给他出谋划策,帮他脱贫。张六十四心里有想法,“我跟工作队员说,在青海打工时,接触过种蘑菇,想建蘑菇棚。”

  在工作队的鼓励下,张六十四小试牛刀,先在自家院中建起了占地80平方米的大棚,制作了2000多包蘑菇菌棒。在他的精心照料下,98%的菌棒都长出了蘑菇。“县里就我一家种蘑菇,独门生意,当年就挣了1万多元。”

  “有市场,有效益,我还想扩大规模,但缺乏资金。”张六十四将自身难处跟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盘托出。没承想,工作队帮着联系申请到5万元启动资金,建起了三座塑料大棚。遇上技术难题,还帮着联系省农科院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2019年3月, 张六十四采纳了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建议,注册成立了临潭县川泉生态种植养殖专业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张六十四积极吸纳周边的村民加入,截至目前,已带动6户贫困户脱贫。

  《人民日报》(2020年04月10日 14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