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平凉】庄浪县石桥村:驻村干部“沉下去” 脱贫成效“提上来”

 2020/04/17/ 00:56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韦德占

黄振华在帮农户家的牛添加饲草 韦德占 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连日来,庄浪县韩店镇石桥村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片忙碌景象,耕地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黄振华抓住晴好天气,带领村民们在田间抢种马铃薯。

  “80后”的黄振华,是平凉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科科长,2018年6月,他被选派到石桥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从毫无基层工作经验,到蹲得住、干得好、见成效,两年多的基层锻炼,让黄振华从机关干部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家人。

黄振华带领村民们在田间抢种马铃薯

  “驻村快两年了,早和乡亲们打成一片了。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用汗水和努力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天变得好起来,这是我最欣慰的。”黄振华说。

  4月15日中午,刚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黄振华没来得及喝一口水,便径直向村里刚刚脱贫的梁新庄家走去。

  梁叔,牛饲料还有没有了,我帮你加工一些。”一进门,黄振华便扯着嗓子喊道。谈话间,黄振华已经走到了牛圈,甩开胳膊提起,揽上一饲草熟练地到了牛槽里。

  “原来家里还有姑娘照顾,去年姑娘外嫁了,现在家里就剩下老两口了,我差不多每天都跑一趟,看看家里有没有需要帮忙的。”黄振华一边给牛添饲草一边向记者说。

  今年59岁的梁新庄,2009年因突发脑溢血导致行动不便,从此家里因缺少劳动力而一贫如洗,驻村两年来,老梁是黄振华最放心不下的。

黄振华在和老梁拉家常

走村入户解民忧

  “2018年6月25日,我冒雨来石桥村报到,当晚就住在了村委会,晚上睡不着翻看厚厚的脱贫档案时发现,全村还有38户贫困户没有可持续增收的产业,梁新庄家情况尤为特殊。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去老梁家入户走访了解情况,一进门就看见院子里杂物乱堆,屋里桌子上也落了一层土,老两口人也没有精神。”第一次来老梁家走访时的情景,黄振华记忆犹新。

  多次入户了解情况后,黄振华多方协调,为梁新庄申请了残疾人补助;配合县农发公司先后为老梁家免费投放了3头基础母牛;从帮扶单位平市委政法委申请了5箱中蜂,由合作社代养代,政府每箱补助500元;动员老梁将家里的一亩土地入股到石桥村种植合作社。

  “农村人有存粮的习惯,老梁家的6亩耕地,每年都在种小麦,每年都是吃着上一年的存粮,又存着这一年的新粮。”得知此情况后,黄振华动员老梁种种薯、胡麻等经济作物。

  在黄振华的引导和鼓励下,去年梁新庄通过基础母牛养殖、中蜂养殖、经济作物种植、土地分红、残疾人补助等各项收入累计近2万元,2019年年底实现脱贫,老两口也越来越有精气神,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驻村干部得好!

如今的石桥村

如今的石桥村,村美民富

  找出路,谋发展,让全村富裕并具有“造血功能”才是扶贫的根本。黄振华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目前石桥村养牛47户148头。此外,他积极争取平凉市委政法委帮扶资金7万元,成立中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土137箱。邀请专家举办劳动力技能培训,动员群众种植中药材、种薯、大蒜等经济作物。

  “黄书记可真是给我们老百姓办大事、实事的好书记,党给我们派来了一个好干部啊。”说起黄振华,石桥村村民都竖起大拇指。驻村帮不到两年的时间,黄振华协调多方资源,帮一把,一程,引领百姓走上致富路。

  如今的石桥村,村美民富,实现整村脱贫。“心中有民,才会把群众冷暖放心间;心中有责,才会视人民为父母。”黄振华认为,踏踏实实解难事,真真切切脱贫,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村民对自己的认可,驻村干部只有“沉下去”,脱贫成效才能“提上来”。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