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诗词里赏文物——高堂明镜

 2020/04/23/ 06:4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顾海丽 陈景强

诗词里赏文物——

高堂明镜

铜镜正反面对照图。

  泾川县博物馆 顾海丽 陈景强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李白这首《将进酒》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对于很多人来说,读此诗,想必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理解。结合此诗中的名句“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镜子的历史和故事。

  说到镜,我们已经习惯每天对着镜子打扮一番。不仅现代人喜欢照镜子,就连古代的人们也不例外。只不过古人照的不是玻璃镜,那是什么镜?在远古时期,人们是用水来照面的,自铜器出现后,就用铜鉴(其实就是铜盆子)盛水来照面。《说文解字·金部》中说到“鉴”为“盆”,因此可以说盛水的盆(鉴)就是最早的镜子。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开始用铜、锡、铅等金属制作的铜镜来照面。

  以铜为镜真的可以照得清楚吗?铜镜是古人照面的一种生活用品,我国古代的铜镜使用史相当悠久。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下至明清,可追溯大约4000年的发展演变进程。

齐家文化 七角星纹铜镜

  1976年青海省贵南县尕马台出土的齐家文化七角星纹铜镜,是目前我国最早的几面铜镜之一。

  在泾川县博物馆馆藏中,有一面“尚方”规矩纹铜镜,镜面微弧,镜背中心为圆形钮座,纹饰分三区,内区有外单线,方框四角有“长宜子孙”四字,中区饰规矩纹间以八乳钉及青龙、神羊、獬豸、玄武、白虎、朱雀等瑞兽。外双线圆圈铸铭文“尚方作镜大母……”共计35字,均为篆体及一周饰栉篦纹。外区宽斜缘,上两周锯齿纹间饰一周双线折曲纹。此镜铸造精美,银白光洁,为汉代珍贵文物。这面“尚方”规矩纹铜镜在汉代十分常见。

  汉代设专门的机构和官职管理铜镜制作,有记载:“少府之下有尚方令一人,御用及官制铜镜均由尚方制作”。所谓“规矩纹”是一种类似英文字母“T”“V”“L”的符号组成,这三种符号装饰规整,称之为“规矩纹”。在铜镜之上一般还有瑞兽图案,起到了祈福保佑的作用。

  汉代铜镜使用广泛,制造技术达到了高峰。出土和传世的铜镜论其数量之多,分布范围之广,铭文内容之丰富,装饰纹样之精美,都达到空前程度。与前代铜镜相比,汉代铜镜直径、厚度和重量也明显增加,制作更为精良,庄重沉稳是这一时期铜镜的主要风格。

汉 连弧纹铜镜 泾川县博物馆藏

汉 “尚方”规矩纹铜镜 泾川县博物馆藏

  在唐代铜镜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瑞兽葡萄纹铜镜,其镜背纹饰繁多复杂,浮雕瑞兽葡萄纹饰。葡萄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亚传入中国的水果,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象征着多子富贵。西方异国的葡萄,与象征中华文化的瑞兽,这样的组合在一起碰撞出中西文化融合的火花。因而,瑞兽葡萄纹铜镜也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爆款”商品,被誉为“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展现了盛唐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唐 瑞兽葡萄纹铜镜 泾川县博物馆藏

  隋唐之时,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此时的铜镜形制多样、纹饰繁缛、工艺精致细腻。除了圆形、方形的铜镜外,还增加了菱花形、葵花形等形制,给人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不仅增强了铜镜的观赏性,更成为馈赠亲友的高级艺术品。

  明清铜镜依旧沿袭前朝风格,流行四字吉祥语铭文,如:长命富贵、状元及第等含有一定寓意的吉语。不仅如此,铜镜中还融入了市井文化,装饰风格更“接地气”。明朝末年,玻璃镜开始流行。清乾隆后,铜镜使用日益衰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通过泾川县博物馆馆藏的一件件文物可以了解到铜镜的历史,那么这么多精美的铜镜,为什么只展示背面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背面纹饰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古代铜镜可以照清楚人脸吗?尽管古代铜镜和今天的玻璃镜相比,确实在清晰度上差距很大,不过古人还是想尽了方法,通过“磨镜”最大限度地提高铜镜的清晰度。

  铜镜一般以铜、锡、铅等金属铸成,其中铜的比例一般占70%,铜与空气很容易产生反应使铜镜变得模糊,所以需要经常“打磨”。镜子不够清晰了,就拿去打磨抛光。因此,古代铜镜还是基本可以照清楚人的模样。

古画中的铜镜。

  铜镜贯穿了古代的日常生活,它是人们梳妆鉴容的生活用品,在一些古画中亦有铜镜的身影。

  在诗词中,它是诗人寄托内心的情感之物。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历史是一面镜子,镜子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可照容颜变化,可鉴国家兴衰。在岁月的洗礼下,这些陈列在博物馆中的铜镜,虽已无法鉴别面容,却在方寸之间承载着我们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和记忆。

  (图片均为资料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