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甘肃】
甘肃陇南:攻坚“最后堡垒” 确保如期脱贫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原载6月25日《经济日报》一版)
近日,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陇南召开,吹响了向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发起总攻的号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陇南凝心聚力实施精准脱贫,全市有6个县区脱贫摘帽,1565个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下降至3.69万,贫困发生率由53%下降至1.56%,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2621元提高到7734元,年均增速居秦巴山特困片区18个市州第一。如今,陇南正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攻势,将如期交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场大考的好答卷。
确保硬件达标
2018年5月份,村民李吉地卓玛一家搬进了坪垭藏族乡易地搬迁点,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开起了小卖部。
忙碌间隙,她会不时眺望巍巍大山。山顶云雾缭绕,半山上的房屋像是置身仙境。但李吉地卓玛却对“美景”有切肤之痛:“要不是搬下山,现在就是最担心的季节。”
坪垭村在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自然环境恶劣,山洪、冰雹、滑坡等灾害经常发生。
陇南2011年底贫困人口达130多万,在秦巴山特困片区18个市州中排第一;贫困发生率为53%,居甘肃省14个市州之首;全市所辖9县区全部为国家级贫困县。
陇南把全市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帮扶难度最大的地区,划分为25个特困片区,采取“过筛子”方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3+1”清零行动,全面解决“三保障”问题。李吉地卓玛所在的坪垭藏族乡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改变了居住生活环境。
脱贫路上,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陇南都在发生变化:“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6.18万人;农村危房改造受益49万多人;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80多万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100%;9县区综合医院、1万人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2015年至2018年以每年3000公里的速度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在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陇南努力补齐短板弱项,确保硬件达标。
确保收入过线
做衣领、上拉链、缝袖口……坐在整洁的扶贫车间里,刘芳军熟练地操作缝纫机赶制校服。对他而言,从前在大山的“石头缝里种地”的艰难岁月就像一场远去的梦。
刘芳军的家在武都区安化镇樊家坝村。几年前,他和妻子在外地打工,孩子跟着没少受罪。去年9月,扶贫车间在镇上成立,夫妻俩成为“上班族”,每月有近万元的稳定收入。
近年来,陇南持续推进产业和就业扶贫,在实践中创新探索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力量,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
疫情期间,陇南支持发展同城配送平台64家。发展电商同城配送,促进形成卖全国、卖跨境的“外循环”和自产自销“内循环”互补发展。
陇南通过“外出务工、本地项目工地务工、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务工、劳务奖补”五措并举,确保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不减,1月至5月,全市输转劳动力62.5万多人。陇南创建扶贫车间343家,吸纳富余劳动力近万人,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万多个。
在脱贫路上,陇南有花椒、核桃、苹果、油橄榄“四棵摇钱树”,中药材、食用菌、苗木、茶叶“四个特别特”,养鸡、养蜂、养猪、养牛“四个特色养”,“麻辣香甜”四个特色品牌。2019年,陇南电商销售特色农产品的收入,在贫困群众的收入额中再创新高。
确保环境改善
“村里有些危房十几年都没有人住,房子快塌了,不拆除既不安全也影响环境。”宕昌县哈达铺镇下罗村村民李福生说,“通过拆危治乱,村里屋外整洁干净了,人住着也舒服了。”
多年来,陇南始终把住房安全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去年3月以来,陇南开展“拆危治乱”攻坚行动,啃下住房安全保障这块硬骨头。
对新建房屋落实各项农村住房补助政策,对有使用价值的旧房通过维修加固改造为生产用房,在保障有安全住房前提下,拆除长期闲置的危旧房、“空心房”、废弃圈舍和残垣断壁。
陇南将“拆危治乱”与脱贫攻坚总体工作一体推进,坚持“拆危”与“传承”“整治”与“保护”并重,赓续乡村文脉。截至目前,陇南共拆除危房旧房42万余间,拆除残垣断壁700多公里,复垦土地1万多亩,9县区基本实现“清零”目标。
废旧与美丽之间,在陇南有了新的打开方式,涌现出康县花桥、文县铁楼、武都裕河、徽县稻坪等一大批声名远扬的美丽乡村。
同时,陇南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保护好绿水青山,传承好特色文化,让更多贫困山村变身美丽乡村。山溪十里水涔涔,黛瓦青墙掩绿阴。如今的陇南之美,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确保群众认可
两年前,天津大学“90后”青年教师冮皓被派驻到宕昌县大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地人才短缺、耕地资源匮乏的情况让他很发愁。
为尽快带领乡亲探索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冮皓挨个村、挨个工地调研,终于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挂面加工产业。很快,在天津大学的支持下,一间针对挂面产业的扶贫车间落地建成,带动356人脱贫致富。
陇南有效整合帮扶资源,省市县三级1262个单位帮扶2336个村。全力开展“百企帮百村”“政协委员问村医”等活动,助推脱贫攻坚。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陇南始终坚持补齐“精神短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决战一线前沿检验初心、践行使命,面对面讲政策、谈变化、解忧惑,心贴心扶思想、转观念、树信心,将“增收入”“富口袋”与“强精神”“富脑袋”同步推进,破解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难题。
“实施村规民约以来,打架斗殴的情况少了,全村人和睦得像一家人。”礼县马河乡三星村村民张长世说。
“听了宣讲,让我对扶贫政策有了更多了解,今后不能再等靠要了!”徽县银杏树镇关坡村村民吴毅说。
曾经以为遥远的目标,达成就在眼前;前人擘画的美好蓝图,即将由陇南人亲手实现。今年,陇南还有3个县要摘帽、142个村要退出、3.69万人要脱贫、7.3万人要防止返贫致贫。
“我们将扎实推进挂牌督战,聚精会神答好每一道考题,确保在这场终极大考中交出好答卷。”甘肃省副省长、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6月25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戈壁滩种出“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