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羊银行”带来联动效应——古浪发展羊产业见闻

 2020/06/27/ 01:1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伏润之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羊银行”带来联动效应

——古浪发展羊产业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

  60岁的陈玉庆祖祖辈辈住在古浪县十八里铺赵家庄村。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红利后,陈玉庆举家搬迁到黄花滩绿洲小城镇。

  “过去在山里,住着土坯房,没收入让人心慌。搬迁下山不但圆了住房梦,还和电视里演的一样,每天上班挣工资。”陈玉庆说。

  距离陈玉庆新家不远,就是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如今,老陈和老伴是这家公司的饲养员,两口子一个月能挣5400元。

  公司负责人胡丛斌介绍,像老陈这样在羊场打工的贫困户有300多人,每人每年稳定收入3.2万元。听了这话,老陈咧开嘴笑了,“特别稳定,就和上班一样,有了这份工作,肯定脱贫了。”

  多大规模的羊场,能有这么大带动脱贫的能力?

  胡丛斌自豪地说:“10万只!”

  古浪县历来有饲养羊的传统,以羊为基础发展产业符合当地实际。然而,贫困户“零敲碎打”养羊,不但成本高,而且抵御风险能力弱,一旦市场行情走低,极易再度返贫。2018年1月,古浪县委县政府注资5000万元组建了国有独资公司——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并于当年引进3.6万只湖羊和1300只澳大利亚“进口羊”。通过两年的繁育,目前公司羊只总存栏量超过10万只,产羔6.3万只。

  胡丛斌介绍,以这些羊为基础,一共有三种带贫模式。“第一种,‘三变’模式。贫困户将自己的圈舍或者扶贫到户资金入股种羊公司进行分红。到2019年底,已经为1000多户贫困户分红600多万元。第二种,劳务模式。第三种是‘羊银行’模式,贫困户将1万元资金作为借款保证金抵押到兴盛公司,公司贷羊21只,其中20只母羊、1只公羊,养殖3年后归还21只羊,羊羔归贫困户,同时退还1万元押金。现在已经为1400多户贫困户投放2.7万只羊。”

  “无论哪种模式,群众都能够稳定脱贫。”古浪县西靖镇圆梦新村党总支书记郭林春一直参与“羊银行”的运营,对于让贫困群众脱贫他很有信心。

  64岁的党保珍一家是从古浪南部山区的干城乡搬迁到圆梦新村的,通过养羊实现脱贫致富是他的梦想。由于家中劳动力少、缺乏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资金,党保珍的梦想一直未能实现。“羊银行”的运行,让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21只羊。他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总发愁怎么脱贫,现在有了产业,大伙儿都争着脱贫。”

  羊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但让贫困户有了脱贫的“载体”,更带来“联动效应”。胡丛斌说:“10万只种羊带来的变化非常大,通过养殖技术的培训和传导,群众科学养殖的意识明显增强。同时,草产业逐渐兴起。值得关注的是,新品种羊的大规模培育,将一步步淘汰原有品种,从而达到培育古浪县羊品种品牌的目的。”

  随着“羊银行”产生“利息”,周边群众踊跃报名要求参与其中。黄花滩镇黄花滩村村民齐福基通过政策扶持养了6只湖羊,他一个劲地说:“太少了,我们自己掏钱,能不能多买几只?”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羊银行’模式就是以产业带动群众稳定脱贫的新路径。”古浪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继续探索,将羊产业培育成群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