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新华社】中国西部听障少年的足球梦想

 2020/07/06/ 17:21 来源:新华社 记者 程楠

  新华社兰州7月3日电 题:中国西部听障少年的足球梦想

  新华社记者程楠

  过人、转身、射门……安静的球场上只有触球和呼吸的声音。

白银市特殊教育学校聋人足球队的孩子们正在训练。新华社记者程楠 摄

  这群正在玩耍的足球少年,是甘肃省白银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多地特教学校开学复课,他们也得以享受体育运动的激情与荣耀。

  测量完体温,队员们依次入场。他们耳后摇曳的“天线”,表明这场比赛并不普通。他们都是白银市特殊教育学校聋人足球队队员,像“天线”一样的设备是人工耳蜗体外装置——言语处理器。

  随着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身材高大的初二学生田文海用手势示意队友冲向门前,他以直传助攻队友,皮球应声入网。这个大男孩咧嘴笑了,和队友击掌庆祝。

  田文海表示,自己患有先天性听力损失,经过学习,能通过读唇语和打手语与人简单交流。2016年,他在学校的兴趣班“结识”了足球,越练越喜欢。他觉得踢足球不仅能愉悦心情,还让自己结交了不少朋友。

  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田文海和同学们既无法到校上课,也不能参加足球训练和比赛。6月中旬,随着学校正式复学复课,田文海又能和队友们一起驰骋在绿茵场。

  白银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马中英介绍,2016年,学校正式组建了聋人足球队,开始鼓励听障孩子踢足球。

  在足球场上,队员能否实现教练员的战术意图,是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在无声世界里,这种沟通执行起来却有不小难度。

马中英(右一)正在指导孩子们训练。新华社记者程楠 摄

  “慢工出细活。”马中英说,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进入比赛节奏,日常训练时,他常邀请当地民间足球俱乐部的球员来给孩子们当义务陪练,一起打对抗赛提高水平。“教听障孩子踢足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个技术动作、每一次战术都要反复给孩子们示范,让他们仔细观察领会。”

  从2017年起,马中英开始带领孩子们进行五人制聋人足球项目训练和比赛。“在小场地上比赛,球员需要多踢地面球,这对技战术素养的要求更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夏天,在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上,马中英带领这群足球少年,获得了男子五人制聋人足球项目第三名。

  田文海就是这支球队的一员。通过各类比赛,看着田文海等听障孩子越来越自信,马中英很欣慰,“足球不仅补偿了听障孩子们的心理和生理缺陷,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优秀品格。”

白银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新华社记者程楠 摄

  白银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璞介绍,这几年,学校聋人足球队已培养了超过100名队员。“特教是一种人影响人的教育,孩子们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去年发表的《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显示,中国各级政府和组织加大经费投入,为各类残疾人开辟日常体育活动场所。2017年,各地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达到9053个。中国成功举办了上海特奥会、北京残奥会和广州亚残运会,即将举办2022年冬残奥会。

  足球比赛结束后,田文海面向记者竖起大拇指,做了几个手势。“他在说,‘如果有机会,他愿意一直踢下去,足球已经是他的一部分了。’”马中英说。(完)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