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温暖的回响·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布楞沟村向总书记汇报:把水引来了

 2020/07/07/ 11:59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韦德占

如今的布沟村山川秀美,交通、住房条件大幅改善。 韦德 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黄牙,是每个布楞沟人最明显的标志。从小到大,几代人,一直喝的是雨、盐碱,洗衣服‘浪费’了,白衣服也穿成了黑衣服……”

  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沟村70岁的老支书马占海感慨,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让乡亲们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来到海拔1900多米的布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留下了这句嘱托。

马占海用自来水洗菜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2013年2月28日,布沟村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一条15公里长的管道从东乡县城架到了布沟村,两个月后,清澈的自来水就流进了村民院落。

  2013年5月2日,马占海永远难以忘怀。

  “那天一大早,拧开院子里的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流了出来,没想到啊,几辈子人了,居然真的喝上了自来水,那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回想7年前通上自来水那天的情景,马占海激动得热泪盈眶

  楞沟,东乡语意为“悬崖边”。如其名,山大坡陡、沟壑纵横,一度是东乡县最偏僻穷苦的乡

  “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29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490毫米,只能种点玉米和土豆,一亩地产量最多也就300斤左右。”布沟村党支部书记斌杰说,布沟村当年有“六大难”,其中,吃水难位于“六大难”之首,要么雨水、要么河沟里的盐碱水、要么往返30里到洮河取水。

马占海向记者讲述曾经吃水难的历史

  曾经,在布楞沟水比油贵。“从达板镇买1方水,水费只需要4块钱,而运费却要花120块钱。拉着毛驴去洮河水,等到家就只剩下半桶水了,家里还把这水当做清油一样用,也不敢养、牛也不敢。”马占海说。

  7年来,东乡县各级党委政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高标准机修梯田4100亩,土地蓄水保墒能力显著提高;埋设自来水管15公里,建成蓄水池7座,完成布沟村人入户工程,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村民院落,结束了当地群众吃水靠车拉、驴驮、人背的历史。

  记者走访时发现,如今布楞沟村每家每户院子中央的自来水井旁,都立着一块用白色瓷砖贴面的石碑,镶嵌着“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两行红彤彤的大字。“通上了自来水,完成了几代人的梦想,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啊,也是从心底里感恩总书记。”马占海感慨道。

  谈话间,马占海便将刚刚洗完菜的水浇到了花盆里。老伴儿取笑他:“又不是缺水,你干嘛那么节约。”

  “几十年的习惯了,舍不得啊、舍不得!”马占海憨憨地笑着,脸上的褶子笑得更深了。

蓝天白云下,布沟村的乡村美景图徐徐展开

曾经用来集雨水的水窖,如今也变成了游客参观的景点

清晨的布沟村

花开布楞沟 本文图片摄影:韦德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