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永虎在弹唱选段《巧嘴姑娘夸武威》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占东 李静
初秋时节,漫步在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寨子村,凉风习习,风景如画。
8月17日,在社区爬满绿植的凉亭下,村民董永虎拉着弦子,唱响了“凉州贤孝”说唱艺术中的选段《巧嘴姑娘夸武威》。原汁原味的艺术表演,引得“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记者和村里的男女老少前来围观,现场响起一阵阵喝彩声。
凉州贤孝是起源于凉州本土的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民间说唱艺术。其内容主要以述颂英雄贤士、烈妇淑女、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旨在隐恶扬善、为贤尽孝,故名为“贤孝”。
看到乡亲们对自己的弹唱给予称赞,董永虎笑着说:“咱们‘凉州贤孝’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上至忠诚爱国,下至家庭生活,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激励我们为过上更好的生活努力奋斗。”

采访团记者采访董永虎,了解“凉州贤孝”说唱艺术
“凉州贤孝”的唱词语言以凉州方言为主,多为五、七、十字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演唱时艺人们一边与听众交流,一边即兴创作,往往妙语连珠,令人捧腹大笑。
目前,“凉州贤孝”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凉州贤孝说唱艺术省级传承人,董永虎对未来已有计划,“下一步,我要招更多的年轻人做徒弟,把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传承好、创新好,弹唱我们的美好生活。”
这边董永虎弹唱着“凉州贤孝”,那边在寨子村的广场上,一场威武雄壮的“凉州攻鼓子”表演也拉开了阵势。年轻小伙子们铿锵的舞步、干脆的鼓声,虎虎生威。


寨子村年轻人擂响“凉州攻鼓子”
寨子村村民弹唱凉州民歌
村民们文化生活丰富的背后,是当地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凉州区四坝镇寨子村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产业,引导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沼然绿”牌小乳瓜、茄子、辣椒、番茄4类产品先后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荣获国家农业部门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目前,全村建设日光温室486座,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879元,日光温室产业成为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村民们的日子富裕起来后,寨子村逐渐挖掘和开发民间传统文化,在社区建成了“凉州贤孝”“凉州攻鼓子”传习基地、乡村大舞台,并于2018年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村”,物质和精神的齐头并进,让群众获得了满满幸福感。

寨子村日光温室里的小乳瓜

中新社记者魏建军(中)正在采访四坝镇党委书记蔺志越

在武威市凉州区四坝日光温室园区中,中国青年报记者孟佩佩正在采访当地蔬菜产业发展。

武威市凉州区沼然有机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发正在向记者介绍产业富民情况。
相关新闻
- 2020年08月18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白银平川:陶瓷小镇的创意生活
- 2020年08月18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兰州:智慧养老托起幸福晚年
- 2020年08月18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甘肃省脱贫攻坚县(区)宣传周·泾川】
走,回家养牛 - 2020年08月18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乌鞘岭北麓,沙地里长出玫瑰花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