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8月19日电 题:三代传承的村医使命
新华社记者任延昕、多蕾、文静
“我接了父亲的班,将来女儿也要接我的班呢。”48岁的李小燕摩挲着药箱,咧开嘴笑得自豪。
李小燕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闫沟村的一名乡村医生。他的父亲李可谓是村里的老中医。在李小燕的记忆里,父亲总是背着一个旧药箱,佝偻着腰走在出诊的山路上。而他,则踩着父亲的脚印跟在后面。
每天入户问诊是李小燕雷打不动的日程。新华社记者 多蕾 摄
“那时大家生活都困难,但看完病,村民总把新鲜果子往父亲手里塞。”乡亲们朴实的言语、感激的眼神,印刻在幼年的李小燕心中。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子承父业,成为一名乡村医生。
2012年,闫沟村建起了标准化卫生室,他便成了村里的第一任正式村医。上午坐诊开药,下午入户走访,李小燕每天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全村261户1535人,谁得了什么病,他都记得清楚。
身高一米六、体重刚过百斤,瘦小的李小燕背起药箱跋山涉水的身影是村民眼中的定心丸。公共卫生、儿童免疫、妇女两癌筛查……每次入户他都仔细询问乡亲们的身体状况,认真记录在案。
“年龄大了,娃娃都在外面,扎针、吃药都得李大夫操心,看见他就觉得踏实。” 65岁的村民闫想哥盘坐在炕头和李小燕寒暄。七年前,他患上腰椎间盘突出,从此走路离不开拐杖。得知他常年独居,李小燕便经常上门问诊,提醒他按时吃药,陪他聊聊天。
村里年轻人不多,大部分独居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李小燕的手机24小时不敢关机,经常半夜接到求助电话。为了提高突发情况下的出诊速度,他还专门添置了一辆摩托车。
李小燕在入户问诊途中与村民攀谈。新华社记者 多蕾 摄
“虽然每天下来还得走十几公里,但现在的条件可比我父亲那阵好太多了。”他感慨道。
村里的道路硬化了,不用再爬泥泞的山路;出诊包里添了新设备,检查更方便了;村卫生室也有了新家当——一台电脑,村民们的健康档案和病历上了网,点击鼠标,过往病史一查便知。
汪川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汪兴隆介绍,除了电子病历数据共享,乡村医生在接诊时还可以得到区级以上医院专科医生的指导,诊断时效和准确性大幅提高,也降低了患者的看病费用和跑路成本。
近几年,甘肃正在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为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甘肃省将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派出机构,村医身份由个体转为乡镇卫生院聘用职工。
李小燕给独居老人测量血压。新华社记者 多蕾 摄
李小燕如愿成了“正式工”。省级定额补助、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等各项补助,加上诊疗费、处方费,他的年收入可达5万元。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大家健康意识提高了,有啥不舒服都会来找我咨询检查。我也得不断学习提升才行。”如今,他已经接受了好几轮业务培训。
最令李小燕欣慰的是,女儿李雨蓉考上了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护理专业。“我女儿跟我说,‘爸爸,以后我也要当村医,接你的班!’我挺骄傲,说明她也体会到了乡村医生的意义。”(完)
相关新闻
- 2020年08月18日【新华社】赶羊下山后——甘肃舟曲果耶镇植绿治穷见闻
- 2020年08月14日【新华社】甘肃:挖潜税收大数据 搭建企业供需桥
- 2020年08月13日【新华社】甘肃碌曲:草原锅庄欢乐起舞
- 2020年08月12日【新华社】戈壁披绿又生金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