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三个老人的生活味道——记兰州市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老年大学

 2020/09/01/ 09:30 来源:兰州日报 首席记者 葛强

三个老人的生活味道

——记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重阳节活动

老年大学的插花课

  走进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老年大学,在不大的几间教室里,记者看到有的老人在练习太极拳,有的老人在学习书法。几位老太太正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学习手工编织。杨家园社区书记马樱珊介绍说,杨家园老年人数已达到辖区总人口的20%以上,而且失独老人占的比重较大,这部分人群服务需求相对较多,除了开展打扫卫生、帮扶等服务之外,更多的是精神生活的关爱,如聊天倾诉、学习提升、日常社交等。为了丰富辖区老人精神生活,2019年5月,杨家园社区引进专业社工组织“海钰心理研究所”,联合开办了杨家园社区老年大学。

  1 被关爱的失独老人很幸福

  每一个家庭在迎接孩子到来时都是满心欢悦的,但有这样一些家庭,他们也曾有过小生命降临的欢欣,有过陪伴孩子成长的幸福,却在人到中年甚至老年时突遭变故,生命中的华彩从此戛然而止,留下的只是充满哀伤的静默黑白片,他们就是“失独家庭”。心灵创伤是失独家庭最深的痛。面对家庭裂变,有些失独家庭的老人,在遭遇巨变后,靠着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态度逐渐走出阴影,回归正常的生活。家在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的丁阿姨(化名)就是这样的人。

  “你们来啦,先坐,我做完这个剪纸就过来。”第一次在杨家园社区老年大学见到丁阿姨时,她温和有礼,很乐于和人交流。丁阿姨说,现在她每天把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在老年大学学唱歌、学朗诵,还报了剪纸班、学吹葫芦丝、参加舞蹈比赛、和朋友们去爬山,她感到余生很幸福。“算是走出来了。”在13年前,丁阿姨年仅22岁的女儿因遭遇车祸而离世,给丁阿姨夫妇带来了很大的创伤。“那些日子真的好难好难的”,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以泪洗面,在那段时间,丁阿姨不愿出门上街,需要外出的事情都让丈夫去处理。即使需要出门,她会戴好帽子、太阳镜和雨伞,把自己包裹起来。看到街上女孩子,她都会想到自己的女儿,就又开始哭。然而更不幸的是丈夫在5年前因患病离她而去,双重的打击使她几乎无法重新站立起来。

  作为失独老人,丁阿姨一直是杨家园社区照顾的对象。为了让辖区的老人和失独老人们摆脱孤独和阴影,杨家园社区专门每周邀请心理学老师前来为老人们讲课,并开办一些类似插花、剪纸之类的培训班,帮助老人们走出孤独和阴影,这也是杨家园社区老年大学的雏形。“那时候社区工作人员每周都会来家里邀请我去听一听心理学课程,并请来一些社区的老人与我聊天,讲述社区里的开心事。慢慢的我逐渐动了听一听心理辅导的想法。前年夏季的一天,我第一次走进了社区心理辅导课堂,令我感动的是,那节课老师专门为我把课程调整为失独家庭如何走出生活的阴影。“我记得当时老师这样告诉我,失独者家庭要树立生活的新目标,有一个完整的家只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融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中去,这样会更积极自信,有助于更好地走出心理上的阴影。”

  就这样经过近一年的心理学辅导,丁阿姨逐渐走出了困境,开始对以后的生活有了信心。去年杨家园社区老年大学成立后,丁阿姨积极参与,并报了好多课程,唱歌、舞蹈、合唱团、葫芦丝、剪纸。“我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晚上基本倒头就睡,尤其是参加老年大学以后,我的精神面貌就好了很多。现在我不但从老年大学中学到许多技艺和知识,而且还成为社区的一名志愿者。”

  “已成事实的事情,我们都要学会接受,用乐观的心态过好以后的生活。”参加社区老年大学后,丁阿姨每天和老人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非常充实。在老年大学的志愿者服务中,丁阿姨现在总会劝慰身边的失独群体“我们已经这么苦了,就没必要再给自己添苦恼了,一定要高高兴兴的,心结打开,行走于天地之间、体味各色人生,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尽管坚强背后仍是苍凉与无奈,但唯有如此,才是对逝去孩子最好的缅怀。

  2 老年大学是我的“精神家园”

张玮老人练习书法

  “老年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交友的圣地、幸福的港湾,这里不仅能学到东西,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且圆了我五十年来的大学梦。”今年70岁的张玮老人是杨家园社区老年大学学龄最长的学员。自从社区老年大学开办到现在她一直在这里学习,其中的课程她全都报名参加。“在老年大学里,我找到了上学时的感觉,找到了年轻时的梦。”张阿姨是一位老三届,1968年初中毕业后就去农村插队。“当时离开学校的时候,我是那么地不舍,舍不得离开校园,舍不得让自己的梦想破灭,可当时没有条件继续学习下去,只有无奈地离开校园。”张阿姨自从离开学校插队后,继而就是回城、去工厂上班、结婚、生养儿女,然后退休。转眼一晃已经六十多年过去了,但她上大学的梦想却始终没有放弃。“十年前我退休后,每天的生活就是做家务,接送孙子,生活比较枯燥。”

  2019年5月,张阿姨听到杨家园社区老年大学即将开学的消息后,她高兴极了,埋藏在心中多年的大学梦终于可以实现了。“我是第一个跑到老年大学报名的学员,当时看到学习的课程后,毫不犹豫地全部报上了。”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张阿姨的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她按时送孙子到学校后,便来到社区老年大学学习。一年多下来,由于张阿姨性情开朗,乐于助人,积极帮助老师组织学员参加各项志愿者活动,她被选为老年大学的班长。“家是我生活的地方,老年大学是我精神的家园。”

  一年多来,张阿姨在老年大学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仅学会舞蹈、太极拳、国学等课程,还学会了唱歌和表演。“我把学到的东西服务于社会,让自娱自乐升华为与人共乐。”她经常带领一帮老年朋友们进社区,去公园,到农村开展公益演出。“通过开展活动,不仅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还愉悦了大家的身心,现在我每天都泡在老年大学,觉得生活很充实,心里很开心。我一直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而不人云亦云、心浮气躁,不跟别人攀比,做最好的自己。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不忘初心,严于律己,更好地为社会、为学校、为班级、为老年朋友们服务。”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年过花甲的张阿姨说:“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图的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要乐出一片新天地,用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使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3 在学习的快乐中战胜病魔

赵秀英老人锻炼身体

  “一个人身患疾病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他放弃学习、放弃生活、放弃快乐,被疾病压垮。”这是杨家园社区癌症老人赵秀英的真实写照。今年66岁的赵秀英老人4年前被查出患上子宫内膜癌,对于一般人来说身患癌症后都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心情沮丧、失落。而赵秀英老人在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后,她积极配合治疗,并走进了社区老年大学,从学习中获得信心,在爱好中体验生命,在兴趣中感悟生活。

  “只要我还能动,我就要来老年大学学习,只有沉浸在学习和爱好中才能让我忘却疾病,获得生命的乐趣。”脸庞消瘦的赵阿姨精神矍铄地说。4年前赵阿姨被查出患有癌症后,在经过手术和化疗后她回到家中。家里人都认为赵阿姨会因此一蹶不振,情绪低落。可倔强的赵阿姨并没有悲观绝望,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她积极参加了社区的各项活动,与社区老人一起锻炼身体,当得知社区开办老年大学后,她首先报名,每天与社区的老人们一起上课学习,沉浸在快乐的学习生活中。

  在老年大学里面,赵阿姨学习了多门课程,绘画、音乐、手工、国学、太极拳等。每天早上她按时去老年大学,打完太极拳后便和大家一起学习画画、音乐和舞蹈。在学习期间,赵阿姨是班上最认真的学生之一,为了学好手工课程,她做了厚厚的几本笔记,而关于学习养生知识的笔记,她也有好几本。当问及老人打算学到何时,赵阿姨毫不犹豫地说:“学到不能再学的时候,学到身体真的不行的时候。”

  每天赵阿姨遵照医嘱,主动接受医院制定的方案,坚持放、化疗,按时吃药,进行恢复性和适应性的康复锻炼;并且保持愉悦的心情,去老年大学学习,做自己喜欢的事。赵阿姨说,她喜欢学习各种知识,以前工作忙没时间学习,也没时间培养兴趣。自从上了社区老年大学后,她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有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感觉生活非常美好,每天和其他老人在一起学习交流,真是其乐融融。自己虽然患有癌症,但她觉得活到老、学到老,生活才有意义。

  当老年大学的老学友看到赵阿姨带病坚持学习,就劝她“别上了,回家养病吧!”赵阿姨笑答“上学帮助去病,太极可以养生,这就是最适合我的疗养之道。”“我一直觉得,除了治疗,心态也很重要,乐观开朗的性格,就是帮助我康复的良药,我要更努力的生活和学习,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葛强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