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河砚崭露头角 翰墨留香成诗——甘肃陇翠文化传媒公司逐梦河州纪实

 2020/09/09/ 06:1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赵丽萍

河砚崭露头角 翰墨留香成诗

——甘肃陇翠文化传媒公司逐梦河州纪实

  “金龙腾飞”河砚上56条巨龙栩栩如生。近年来,作为中国石砚开发领域的佼佼者,赵成德设计创作了“春满中华”砚、“中华民族大团结”砚等众多精品巨砚,不仅在海内外引发了热烈反响,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应,使河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金龙腾飞”砚全景。

  赵丽萍

  洮河与大夏河一脉相通,洮砚与河砚休戚相关,它们都是黄河馈赠给这片土地的珍宝。近日,长16米,高1.6米,重达100吨的河砚“金龙腾飞砚”在兰州精彩亮相。这方砚由甘肃陇翠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赵成德带领百名能工巧匠雕刻而成,是为党的百年华诞准备的一份厚礼。

  一块黄河石 一方神奇砚

  滚滚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巅呼啸而来,蜿蜿蜒蜒,浩浩荡荡,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炎黄子孙,沉淀了灿若群星的华夏文明,造就了诗意青海、大美川西、如意甘肃、塞上宁夏……她既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河、情感之河,也是华夏文明的地理之河和文化之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所产的黄河石经水流和泥沙千万年的冲击、磨砺,在色彩、纹理、形态等方面呈现出难以言表的自然美,更因神态各异、图案象形、富有生命力而深受人们喜爱,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不同河段的黄河石品质各不相同,包含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等岩类,因天然性、稀有性、可柔性等特点,成为制作上乘砚台的优质“胚胎”。

  “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取索,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砚台,源于自然,用于雅阁,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大约源于仰韶文化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其以材质分类,有石砚、砖瓦砚、陶瓷砚、铁砚等。在诸砚中,石砚最具实用价值,且最富有生命力。四大名砚之甘肃洮砚是石质砚之上品。洮河石具有石色雅丽、石膘独特、石纹清晰、石质细润的特点,为洮砚优良的品质奠定了基础,所产砚台具有石质细、不渗水、不损笔、不耗墨等优点。

  作为举世公认的文房四宝之一,砚台见证并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砚台文化更是被称为中华文化艺术殿堂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一块黄河石经历了从“研”到“砚”的历史变迁,是自然的馈赠,也是工匠精神和人文意蕴的传承。

  一座河州城 一卷笔墨史

  “东有温州,西有河州。”地处黄河一级支流大夏河畔的临夏,古称“河州”,其意为“大河之州”,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南线重镇,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商埠,素有“茶马古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美誉。

  据考古发现,1.7亿年前临夏曾有恐龙在此生存,1.5万年前这里已是古人类主要栖息地之一,5000年前先民们在此创造了璀璨的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繁荣的黄河彩陶群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文化遗物,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稀瑰宝。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在中国大西北跋山涉水寻觅史前遗存,在大夏河流域发现了马家窑、半山、马厂塬、齐家坪、辛店、沙井等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中国历史从此迈入彩陶时代。

  1956年,在今临夏州积石山县安集乡出土的彩陶瓶因器形高大、图案精美而享誉全国,曾被郭沫若先生盛赞为“彩陶王”,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外器所绘三层黑色纹饰,犹如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寄托了先民对河流山川的敬畏之情。

  当时绘彩时的颜色是怎样研磨的,又盛放在什么地方?是砚。生活在黄河边上的临夏先民用黄河石研磨,创造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彩陶。从此,河砚与彩陶如影随形。

  2008年,临夏州广河县齐家坪遗址出土了一方体现齐家文化的石砚,是河砚的最早实物。宋人杜绾所撰的《云林石谱》对“河州石”有这样的记载:“河州石,其质甚白,纹理遍有黑斑,鳞鳞有云气之状,稍润,叩之微有声,士人镌治为方斛诸器。”从民国人士韩军所著的《甘肃洮砚志》可知,当时洮砚自河州已经销各地。

  一颗炽热心 一番青云业

  从20世纪80年代的维新乡工艺美术洮砚加工厂到岷县洮砚厂,再到今天的甘肃陇翠文化传媒公司,“砚台大王”赵成德的生命因一方石砚,变得充实而精彩。

  20多年来,赵成德主导设计制作了诸多经典作品。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制作的“九九归一”砚,作为甘肃省政府的贺礼,赠与香港特区政府;199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设计制作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砚,于2006年被全国政协收藏,陈列于全国政协办公主楼大厅;200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设计制作的“东方醒狮”砚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好评,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和故宫博物院授予“国宝”证书;2016年,推出长18米、宽3.3米、高1.68米、重达118吨的“中华巨龙”巨型洮砚,被国际记录协会认定为世界最大洮砚,堪称洮砚制作中的“巨型航母”;2017年,又相继推出重达129吨的“圆梦中华翔飞”砚、重达19吨的“一带一路”砚及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制的“黄龙玉砚”,受到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和赞誉……这些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题材的洮砚精品,完整地记录了赵成德在洮砚开发和制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临夏州积石山县、东乡县境内大夏河的特殊石材绝世罕见,资源丰富。2019年,赵成德毅然决然地从洮河岸边来到大夏河畔,再次踏上异地创业新征途。当年8月,甘肃陇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临夏石头文化产业的正式起步。该公司立足临夏资源优势,秉承临夏传统文化,以产业富民为发展理念,大力开发临夏石资源,精心研制河砚,倾心打造黄河、大夏河石文化。近日,该公司推出了“金龙腾飞”河砚,整块砚台以中华龙为主题元素,设计构思奇特,雕刻层次分明,传递出中华民族巍然崛起的宏大气魄。

  作为中国石砚开发行业“领头雁”,赵成德紧跟时代步伐,用如椽巨笔在石头上书写民族魂,激发出河砚文化静水流深的力量。

  一方河石砚 一世中华魂

  从谷物的研磨器到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一方方浸润着黄河水灵气的砚台精品,承载着陇中厚重的文化内涵,在华夏大地大放异彩,受到世人的赞誉。

  如何在新时代展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赵成德把目光聚焦于河砚的开发制作上。他召集了上百位雕刻工匠和上千名采石工人,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以发展河砚艺术事业为宗旨,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品牌发展道路。洮砚文化艺术馆落地开张、东乡县石材加工厂顺利开业、河砚商标成功注册……赵成德的事业之舟再次起航。畅想未来,他计划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引导和扶持一批石材开发专业户、专业村,在临夏形成以“河州石”为主导的产业链,传承临夏传统文化,弘扬临夏河匠精神,让一块块曾经无人问津的石头“唱起富强歌”。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下襟怀间。”千万年以来,她孕育了中国的文化,灌溉了中国的历史,也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品格。云集于大夏河之滨,赵成德将继续带领新一代“砚匠”站在新的起点蓄势待发,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概,“快马加鞭勇争先”的冲天干劲,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扎实苦干,让河州石头飞出陇原大地,焕发出别样光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