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郭秀睿
“张主任,已经到北京了吗?一会儿我能在现场看到您吗?谢谢您,为我们拼过命,我们都很想您。”
9月8日上午,还在兰州新区集中留观点隔离休养的张浩军看到这条来自武汉的信息时,心头一暖。
张浩军是甘肃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与医院感染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处长,主任医师。今年1月24日,他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派,支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也是甘肃省首位派往武汉的援助专家。
前不久,张浩军又一次闻令而动,第一时间赶赴新疆参与疫情防控与治疗,也因此缺席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张浩军和新疆医务工作者合影
这一次,他“缺席”了
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张浩军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本应该登台领奖,然而这一次,他却无法如期前往。
高擎红旗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肩枪礼兵在台阶上庄严伫立,青少年热情欢呼致意……在电视机前感受这激动人心的“中国时刻”,张浩军心潮澎湃。
虽然未能到人民大会堂登台领奖,有点小遗憾,但张浩军说:“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不到最后胜利的那一刻,绝对不能放松警惕,作为一名医生,守护好国家和人民的健康,不辜负国家对我的信任与重托,是我真正的使命和职责。”
“又一场战役结束,再见八楼,再见,所有的遇见,再见,天山天使……”9月1日,在结束了新疆援助工作后,张浩军在自己朋友圈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没有慷慨悲歌的豪言壮语,只有不动如山的执着坚定;没有天降大任的英雄宿命,只有逆流而上的无畏选择。
有很多种“怕”,只有一种“不怕”
张浩军说,“既然从事了这份职业,就要担负起治病救人的责任和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的‘对手’很狡猾,我们必须白衣为甲,逆行出征,打赢这场战争。”
丹心如斯,彰显着生命至上的医者仁心,体现着医务人员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出题的是病毒,这份答卷由谁来完成?答案是医生。
怕吗?“挺身而出的那一刻,无所畏惧,因为目标只有一个,赶走病毒。”作为甘肃首位被派驻武汉的援助医生,回想在武汉度过的无数个日夜,张浩军感慨万分,“有很多种怕,疫情来得太突然,奔赴一线的脚步也十分匆忙,怕自己不能百分百做好答卷,也怕自己让武汉人民失望。”
怕自己会被病毒感染吗?张浩军却回答得很干脆,“不怕,也顾不上害怕,从穿上这身白衣起,治病救人便是我的责任和担当。”
抗击疫情,责任重大,城市每一盏灯的背后,都有一个燃灯之人的坚守。从春到秋,一直奔赴在抗疫一线,其间,张浩军的父亲因病住院,他把思念和泪水埋藏在心里,将父亲托付给媳妇和亲朋照顾。
“感谢我的家人、单位同事以及朋友,替我关心和照顾老父亲,给我了莫大的动力。”在抗疫一线,张浩军收获了温暖,这也是他无畏牺牲,坚持走下去的动力。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张浩军深深体会到了“坚强、感动、担当、珍惜”的深刻含义。
这份荣誉属于大家
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张浩军战SARS、斗甲流……在每一次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他都是冲锋在一线的战士,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感染防控考验。唯独,对父母,对家人,他心存愧疚。
“谢谢你们,我的家人,爱我,支持我,包容我,等疫情结束,我们全家一定要好好吃一顿团圆饭,这份荣誉属于你们,也属于大家。”张浩军说。
看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张浩军倍感振奋,抗疫斗争中艰苦卓绝的一幕幕再次展现在脑海中,“见证了抗疫的伟大胜利,我感到无比光荣。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与医院感染方面的医生,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医疗防控水平,为国家医疗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武汉和新疆,张浩军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离别时刻,他和当地战友相约:待到繁花再开时,一起去武汉看樱花,去新疆欣赏独特美景。

张浩军(中)在抗疫一线

在抗疫一线,张浩军和患者合影
相关新闻
- 2020年08月01日兰州公安举行表彰大会暨警监警衔晋升仪式
- 2020年04月30日天水市秦州区税务局举行2020年度“五四”优秀青年表彰大会
- 2020年03月05日省公安厅省妇联联合举办首届“陇原最美警嫂”表彰会
- 2020年01月20日甘肃省交通行业8家单位和10名个人获国家级表彰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