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力 大保护 大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系列报道】
建设幸福河 人水齐欢畅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述之白银篇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泳
夕阳下的黄河老龙湾景色别样。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寇明灿
白银市地处甘肃中部、黄河上游,是全国“两屏三带”、全省“四屏一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前沿。黄河干流在这里呈“S”形先后流经4个县区,全长258公里,占黄河甘肃段总流程的28.3%,流域面积1.47万平方公里。
“牵来黄龙入旱塬,满目青翠出边关。”位于白银境内的景电工程,让昔日的千古荒滩变成了富饶的米粮川,成为当地最能体现人水和谐的经典。
近年来,白银大力开展黄河治理、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着力建设生态黄河、幸福黄河。特别是去年以来,白银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重大机遇,站位全国和全省区域经济大背景,把握黄河流域发展大趋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精彩开局。
综合治理 强化保护生态
秋日里,漫步在白银区东大沟上游,河道清澈,树木成荫,生态环境优美。不是亲眼所见,没有一个白银人会相信昔日“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东大沟会变成一条“生态河”。
东大沟直通黄河,是自然形成的排洪河沟,也是当地一条“著名”的排污通道。1995年以前,当地有22家工业企业把大量污染物直接排入沟道,每年排放的含重金属酸性废水达1900多万吨,对黄河下游水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全面解决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问题,彻底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白银市实施了东大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对38公里的河道进行了重金属污染治理。
“治理工程主要以清运河道重度污染底泥和处理回填轻度污染底泥为主,再辅助以河道平整、生态恢复等措施,极大降低了污染物向河水浸出,为黄河水质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白银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琼说,“通过坚持不懈的治理,东大沟沿线涉重金属企业废水、废气实现达标排放,年减排含重金属污染物的废水达450万吨。”
上游治污,不仅仅是对下游的负责,也是承担对整个黄河流域生态健康发展的责任。去年至今,白银市集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涉水涉污企业监管,实施工业废水污染治理项目20个。同时,积极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主城区所在的白银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5%以上,其他县区平均达到91%以上。
白银市还全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完善水沙调控机制,分区域防治水土流失,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27平方公里、治理率达到49.8%,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4.8万亩。
节水治水 增进民生福祉
硕果累累、瓜果飘香,金秋时节的景泰大地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在这里,开工建设50多年的景电工程今年完成了一期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建设,一条条输水渠道把希望之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景泰广袤的田野上。
“淘了洋芋洗了脸,清下还要做一顿饭。”这是红水镇红砂岘村的老人对以前干旱时期群众用水的描述。50多年前,景电工程的建成运行,彻底改变了景泰靠天吃饭、贫困落后的被动局面。如今,景电灌区灌溉面积已发展到120万亩,昔日荒凉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绿树成荫、粮丰林茂的米粮川,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今年,管理局优化一期大型泵站施工方案,在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全力推进建设进度,保证了灌区供水,为灌区群众稳定脱贫发挥了作用。”工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李华介绍说。
去年以来,白银市着力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总原则,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2019年全市用水量8.15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同时,累计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5万亩,谋划实施了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引洮二期、永泰川灌溉引水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9月中旬,靖远黄河段两岸风景如画。在经过连续两个月的高水位后,黄河一改往日的汹涌,平静了下来。
“以前的黄河靖远段沿岸,护岸大多是旧堤,防洪能力较弱。从2015年起,政府推动实施了黄河干流白银段防洪工程,并在2018年、2019年经受了两个汛期大流量高水位运行的考验后,已建成的防护河段未发生重大灾害和淹没损失。”靖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金万权说。
金万权说:“这两年,黄河过水量达到每秒3500立方米的时段很长,有时要持续一两个月,这样高的水位,部分沿河乡镇在以前肯定会出现险情。现在有了防洪工程,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丝毫不受影响。”
为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白银市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加快补齐防洪工程短板,以黄河干流白银段防洪治理二期、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为重点的防洪减灾工程加快建设,从源头上保障黄河长久安澜。黄河白银段防洪工程治理河道85.5公里,建成堤防工程15.6公里、护岸工程99.8公里、安防工程18.6公里,直接受益人口16万人,保护耕地16万亩。
绿色发展 突出资源优势
近年来,白银市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单纯依赖传统工业的思维定势和粗放的发展模式,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举措。
8月1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白银市大力培育十大生态产业,加快推进‘两区四基地’建设”新闻发布会上,白银市市长张旭晨介绍说,白银市正强力推进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建设,计划实施“12345”白银治黄方略,即建设一条甘肃中部沿黄生态廊道,紧抓污染消除和水土保持两条主线,推进祖厉河全流域治理、老工业基地矿区生态恢复、腾格里沙漠南缘防风固沙三大标志工程,破解基础薄弱、资金短缺、人才缺乏、补偿缺位四大难题,建设安全、生态、文化、数字、幸福“五个黄河”,努力打造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治理的“白银样板”。
今年,白银坚持以建设循环化工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特色新材料产业、煤炭储运交易转化“四基地”为重点,抓实抓细十大生态产业和重大示范性工程项目,建立全市绿色生态产业重点项目库(储备凝练重点支撑项目11类354项,总投资1855亿元),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今年一季度,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23.16亿元,占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0.8%。
景泰黄河石林大景区峰林耸立,气势磅礴,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观光旅游。近几年,白银市突出资源优势,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步伐。加快黄河石林5A级景区创建和休闲体育公园、大敦煌影视基地建设,利用红色资源,建设长征国家纪念文化公园。同时,以花村·顾家善、小黄湾古村落等为载体,推动形成集采摘体验、休闲观光、民俗民宿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成功举办自由呼吸·拥抱春天黄河石林自驾游、相约美丽田园·寻访乡村记忆等活动。
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4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68亿元。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