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新华社】从乐业到安家:甘肃青年异乡筑梦记

 2020/10/13/ 10:02 来源:新华社 记者 王任远 吴剑锋

从乐业到安家:甘肃青年异乡筑梦记

  新华社记者 王任远 吴剑锋

  人的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被改写,今年30岁的包晨亮对此深有感触。3年前,他是一个只身在外打零工的甘肃定西小伙,对于未来除了迷茫就是焦虑;如今,他是福建省连江县筱埕林业站的站长,在离乡2000多公里外的城市扎根成家,实现爱情和事业的“双丰收”。

  “没有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这座桥梁,就不会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刚刚结束的国庆假期里,包晨亮与福州姑娘林莎莎举行了盛大婚礼,婚礼上他由衷感慨。

  时光倒回到2015年,包晨亮从兰州理工大学毕业。像无数同龄人一样,“我要到哪里去”成了人生一大难题。那时,包晨亮的父母靠着种几亩当归、黄芪等药材为生,年收入超不过1万元;母亲患心脏病,需长期服药,家里负债已达10万。包晨亮急需一份稳定的工作,改善家庭的境遇。

  毕业后的两年里,包晨亮干过销售,但收入不佳;考过定西的事业单位,却遗憾落榜。2017年3月,远在新疆打零工的他接到老家乡镇扶贫工作人员通知——福州市将按“定向、定岗、定制”原则,面向定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招聘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

  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包晨亮一路通过了笔试、面试,被连江县林业局长龙林业站录取。

  2017年9月26日,一趟列车从甘肃出发,载着定西一百多名通过项目考试的年轻人奔赴榕城。29个小时的车程里,列车穿过高山、越过平原,一路驶向沿海地区。

  “从没离开家这么远过,不少人也只是抱着‘先工作看一看’的想法,如果不能适应,大不了再辞职回家。”起初,相比于憧憬,包晨亮更多的是忐忑,这其中有对方言、文化差异的顾虑,有对母亲病情的担忧,也有对家乡的不舍。

  在长龙林业站,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的包晨亮从头学起了林业知识:福建植被特性、植树造林、病虫害防治、动物保护、森林防火救火……带着一颗好奇心勤奋学习,包晨亮的业务很快熟练起来。到长龙镇4个月后,他又被调到筱埕林业站;因为表现优异,一年后被提拔为筱埕林业站站长。

  “现在每月收入四五千元,一年下来大概有六七万元。”包晨亮告诉记者。4年来,包晨亮已帮助家里还完了贷款,负担起母亲的医药费和妹妹的学费,翻修了老家的房屋,还和新婚妻子在福州贷款买了房。2019年,包家实现脱贫摘帽。

  “一名贫困地区学生的成才,往往能点燃一个家庭的希望,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福州市人社局局长王命瑞说,截至目前,福州市人社部门已累计组织输转定西贫困劳动力来榕就业13972人次,人均月收入达4500元,直接带动3万多贫困人口脱贫。

  “希望在福州努力工作,明年要个孩子,再过几年把父母接过来安享晚年。”大红喜字高挂家中,包晨亮对未来满是憧憬。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