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考古中国”聚焦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重大发现

 2020/11/03/ 22:57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李欣瑶 通讯员法伊莎 王冉冉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欣瑶 通讯员法伊莎 王冉冉)10月30日上午,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研究重大突破作为第一个项目发布。这是应用国际最先进的古DNA分析技术在中国考古遗址沉积物中提取古人类遗传信息的首个成功案例。

发布会现场。

  据兰州大学教授张东菊介绍说,“经过多年努力,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在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发现该遗址保存有丰富的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存,成功获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个丹尼索瓦人线粒体基因序列,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与此同时,题为“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晚更新世沉积物中发现丹尼索瓦人基因”的成果于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2点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领衔的兰州大学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团队报道了夏河丹尼索瓦人(简称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揭示这块化石为阿尔泰山地区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提供了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活动证据,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历史从距今4万年推早至距今16万年。

白石崖溶洞。

  由于这块化石发现较早,并非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缺乏具体埋藏位置、地层和共存考古遗存信息。2018年12月上旬,张东菊带领的以兰州大学研究生为主的环境考古团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首次正式考古发掘。

  “我们挖到了1.6米深,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张东菊介绍。沉积物古DNA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分子学技术,可以获得曾在遗址活动的古人群信息,弥补人类化石一般可遇不可求的缺憾,打开了旧石器考古遗址人群活动研究的新窗口。

2018年白石崖溶洞遗址发掘。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获取了沉积物样本中242个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DNA。分析显示,沉积物中的动物古DNA包括犀牛、鬣狗等灭绝动物,与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遗存一致,验证了沉积物DNA分析的可靠性。同时成功获得了古人类线粒体DNA,进一步对比分析显示,这就是丹尼索瓦人的DNA。研究显示,丹尼索瓦人主要出现于距今6万年和10万年,进一步拓展了丹尼索瓦人在白石崖溶洞中生活的时间——从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中期,揭示了丹尼索瓦人在青藏高原悠久的占据历史。

白石崖溶洞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

  丹尼索瓦人,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他的人骨化石发现很少,但遗传特征非常显著,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都有遗传贡献。

沉积物DNA样品采集。

  张东菊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介绍说,“夏河人生活的时期涵盖了最近最冷的两次冰期,他们应该成功适应了高寒缺氧环境。他们如何适应,怎样进行生火保暖、打制石器、捕猎果腹等都待探索。我们目前开展的工作只是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研究的开端,后续研究潜力无限。”

2019年白石崖溶洞发掘团队合影。(文中图片均由兰州大学提供)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