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大航海时代”,甘肃省将如何抢占发展制高点?
2018年6月,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数据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我省将抢抓“一带一路”重大历史机遇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加快数字甘肃建设。到2025年,在甘肃形成“一带一路”数字经济高地,把甘肃建成网络强省、数字经济大省。去年,华为正式与甘肃达成合作,共同推进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建设。双方围绕鲲鹏的应用适配、大数据应用等软硬件项目,带动硬件、软件、服务一体的产业生态发展。
而要想抢占发展制高点,人才是关键。相关人才的多少,不仅决定了数字经济的前景,也将影响地区经济的未来发展。有数据显示,目前仅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学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就有150万;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950万人次。
鲲鹏扶摇冲云海 人才腾飞正当时
2020年11月19日,金城兰州将举办以“鲲鹏展翅九霄 共赢数智时代”为主题的,2020年数字经济产业峰会暨甘肃鲲鹏生态伙伴大会。会上,甘肃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将举行揭牌仪式。甘肃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是在甘肃省人民政府指导和兰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甘肃九霄鲲鹏科技有限公司(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高新创业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及第三方公司组建成立的合资公司)负责运营。
其中,甘肃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在人才培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其构建的“五个平台”中,其中一个便是人才培养平台。
甘肃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将与产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等合作,联合培养鲲鹏计算、人工智能、5G、智能制造等领域技术人才,提供技能培训及职业认证。还将联合甘肃高等院校建设多所鲲鹏产业学院,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为甘肃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基石,为甘肃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发展提供养分。
创新中心将计划在3年内建设3~5所鲲鹏产业学院,引入或培养100个初级人才、50个中级人才、10个高级人才,每年定期举办鲲鹏训练营、鲲鹏开发者大赛、ICT人才双选会等活动。
构建鲲鹏计算产业 人才先行是关键
早在2019年10月,在华为云城市峰会上,“西北鲲鹏人才培养计划” 就已横空出世,以云+智能技术助力西北地区科技教育发展,实现产业创新人才培养。
在这次峰会之前,甘肃省就已敏锐地捕捉到了鲲鹏人才培养对甘肃及兰州发展的重大意义。为此甘肃省紧紧抓住了与华为合作的机遇,2019年8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大学与华为达成了与兰州大学鲲鹏联合创新中心的合作协议。这次合作的内容和范围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龙头,搭建好顶层设计,通过改革课程体系,进行合作研发等方式探索鲲鹏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兰州大学已为社会输出了诸多的高科技技术人才,而华为与兰州大学的合作也已形成规模。此次合作双方将建立机制,进行研发对接,培养鲲鹏计算产业所需的软硬件工程师等各类人才。
同时,华为与兰州大学其他领域也有诸多合作。一方面,鲲鹏计算利用其丰富的算力资源为兰州大学超算平台提供支持,校级超算平台使用了多台基于鲲鹏的服务器,其整体计算能力对兰州大学双一流学科如大气应用的运算效率有较大提升,促进了大学科研创新与发展。
甘肃数字经济建设的未来是人才
全国各省在布局下一轮数字经济建设的举措中,最具有全局影响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近年来全国各省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抢人大战”。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历史因素,产业布局、技术水平等方面制约,近年来与东部发达省份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然而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对于甘肃而言更有其特殊意义。
据甘肃各行业从业人员数据分析发现,甘肃省传统的建筑业、制造业规模相对较大,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以软件开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由此可见,甘肃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而相对应的人才结构也必须随之进行适应性调配。对此甘肃省启动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不断加大对各类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度——人才是甘肃实现跨越式发展,获得数字经济建设成功的重点。
而鲲鹏计算产业在甘肃的落地与发展,有助于甘肃人才结构优化。在甘肃打造鲲鹏计算产业链集群的同时,能够集聚高新科技人才,培养符合数字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的人才,吸引更多人才回流,为甘肃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
鲲鹏一日乘风起,天下英才共谋之,人才是鲲鹏计算产业的“星星之火”,是“新基建”建设的创新引擎,对产业生态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伴随着鲲鹏人才战略的持续推动,甘肃将实现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和特色数字产业集聚升级。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