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共邀云水润祁连 乌鞘岭气象站经常@华中科技大学

 2020/11/18/ 19:03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王占东 韦德占

视频采制:韦德 王

位于海拔3045.1米的乌鞘岭气象站 韦德 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占东 韦德占

  11月17日,甘肃迎来立冬后首场强冷空气。

  当大风吹过海拔3045.1米的乌鞘岭,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站长杨文清顿时警觉起来。他来到室内观测大前,注视着温度、气压、环境湿度、风向、风速等一系列气象数据,经过一番分析、研判,他拿起电话,向远在湖北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专家打电话:“乌鞘岭将有一次雨雪降温过程,人工增雨雪试验站设备可以开机。”

位于乌鞘岭气象站内的华中科技大学人工增雨雪试验基地

  乌鞘岭有雨雪天气,与华中科技大学有什么关系?

  透过窗户,杨文清指站内一座室外设施说:“那是华中科技大学设在乌鞘岭的人工增雨雪试验基地,每遇降水过程,我们都会提前与武汉的专家沟通,他们实施远程控制,进行增雨雪试验。

  说话间,该设施已经进入工作状态,时刻关注天空水资源,择机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

  为探索人工增雨雪尤其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新原理新技术,华中科技大学于2019年起在乌鞘岭实施了人工增雨雪试验。该项目运用带电粒子催化空中水资源,实施人工增雨雪,改变了传统增雨雪中运用碘化银作为催化剂的原理、技术。

  之所以选址乌鞘岭,主要是因为这里海拔高,又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特殊气候和地形易形成上升气流,在多频次气流上升中,向云层中发射带电粒子,能更多地检验增雨雪效果。近两年来,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与华中科技大学密切协作,抢抓有利天时,及时开展增雨雪作业,为试验积累了大量资料。

杨文清查看华中科技大学设在乌鞘岭气象站内的人工增雨雪试验设施

1938年建站的百年气象站

  “乌鞘岭在气象上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杨文清说,乌鞘岭地处我国天气系统上游方,位于大气700百帕的气压高度上,它的气象要素变化是下游天气变化的关键征兆,是下游地区做天气预报和开展气象科研的关键指标,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天气预报和气象科研的指标站。

乌鞘岭气象站观测场

杨文清维护清理气象站设施

  杨文清举例说,如果乌鞘岭观测到有西北风,就意味着我国中东部很可能将有降温天气过程;如果乌鞘岭观测到的风向转为了南风,我国大部分地方可能将迎来大范围降雨天气;同时,乌鞘岭人迹罕至,原生态的环境对气候变化有着较强的敏感性,长时间的气候资料也是认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资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提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等,这使我们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杨文清说,“乌鞘岭气象站作为中国气象局认定的中国百年气象站,积累了长序列的气象资料,为分析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目前,我们正与华中科技大学在乌鞘岭开展带电粒子增雨雪试验,为祁连山乃至西北地区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雪创新突破进行探索。同时,作为我国中东部地区天气预报指标站,我们为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实时气象资料。我们在乌鞘岭上,为祖国站好气象!”

落日映照下的乌鞘岭气象站

河西门户——乌鞘岭

1951年的气象数据资料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