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博之美物】“一碑记二事”的历史见证

 2020/11/19/ 04:3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雷婷

【博之美物】

“一碑记二事”的历史见证

梁公碑

  雷 婷

  在宁县博物馆保存着一座具有传奇色彩的石碑,在它的阳面和阴面记载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和故事。阳面题为“牛公碑”,为后梁宁州刺史牛知业筑州墙建诸公署及州衙所立之碑。此碑由李明启(前剑南东川节度推官员外郎检校尚书祠部员外兼侍御史柱国赐绯鱼袋)撰文,碑额篆书“刺史牛公创修衙之记”。

  碑文记述了在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因梁王朝内乱,宁州被内寇攻陷。陇西人牛知业奉命率本军收复宁州,遂任宁州刺史。他在任期间,征集民役,自己出资万金,于农闲之际修复了因战事破坏的署衙及州墙等。他在新子州南端建筑高耸的城门台观,作为击战鼓吹号角之地。其次,又修筑了下马门、中街门、戟门、中堂、暖堂等设施,诸如衙署、军事院、州院、停马厂、讲习讲武教场、储备军粮的禀库等,都一律建制一新,使宁州百姓安居乐业,生产得以恢复。

  碑文还记述了牛知业秉承了父亲牛威(曾辅佐梁朝开国,立过大功,后又尽心竭力辅佐王朝40多年)的风范,又独立不羁、正直不阿的志向,鞠躬尽瘁、辅佐国家的劳苦,高尚的人品道德和军事才能,在满朝大臣中特别突出,朝廷也为他记了功勋,永垂后世。宁州人民感其功德卓著,便为其立此碑,记其事。

  碑高2.2米,宽1.1米,厚0.16米,碑文纵刻28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史价值。它记载了宁州的建置沿革,证明了泥阳县、北地郡、阳州县为宁郡治下(宁州治理);碑文文辞优美,书法苍劲,保存完好。1981年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从原地址庙咀坪搬迁于宁县博物馆院内,修建碑楼保护。

梁公碑碑文

  阴面题为“梁公碑”,是唐代武则天时宰相狄仁杰的庙碑。碑文由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撰写。碑额篆书“唐狄梁公之碑”。(因狄仁杰有功于唐,逝后被追赠为梁国公,固有此称。)

  狄仁杰在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任宁州刺史,在任不过一年,他善扶戎夏,兴利除弊。右台监察御史郭翰奉召巡视陇上,他来到宁州城内,看到民风淳厚,百业俱兴,说起刺史的政德政绩人人皆知,郭翰即表奏狄仁杰入朝。宁州人民感其政绩卓著,为其立生祠,碑曰“德政碑”。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因越王李贞叛乱一案,株连700余人,依律皆当处死,狄仁杰密表朝廷,请求赦免胁从者死罪,将其流放丰州(今内蒙古)边地,武则天同意了他的请求。流放者经过宁州,得知自己活命的原因后,在“德政碑”前放声痛哭,斋戒三日方才离去,因此,后世又称此碑为“坠泪碑”。后来,宋代范仲淹知环庆,途经宁州狄梁公庙,感其政德卓著,作此记。文首为:“天地闭,孰将辟焉?日月蚀,孰将廓焉?大厦仆,孰将起焉?神器坠,孰将举焉?岩岩乎克当其任者,惟梁公之伟欤。”其大意是,天地合闭,谁能将它们分开?日月全蚀,谁能使它们复明?大厦倾倒,谁能将它扶正?政权丢失,谁又能将它夺回?像岩石那样高峻伟岸,而能担当此重任的人,只有狄梁公这样的伟人。

  文中用了四个重大的自然和社会的现象,即天地闭、日月蚀、大厦仆、神器坠来映衬狄梁公的功业艰难与伟大。谁能解决这些重大的难题?只有狄梁公。可见对狄仁杰评价极高。狄事范文,可谓珠联璧合,在宁县历史上相映生辉。

  后来“坠泪碑”丢失,一直到明代,由知州边国柱主持将范文重刻于“牛公碑”的背面,题为“梁公碑”。

  碑刻见历史,于是在宁县博物馆就有了“一碑记二事”的最真实的历史见证。

  (作者单位:宁县博物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