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端上“生态碗” 吃上“绿色饭”——白银市多举措“扶”出生态扶贫新路子

 2020/11/23/ 09:06 来源:白银日报 记者 乔斌

端上“生态碗”吃上“绿色饭”

——我市多举措“扶”出生态扶贫新路子

  白银日报记者 乔斌

  初冬的景泰大地,放眼望去,点点鲜红与浅黄连缀着远山和近林,苍苍茫茫。生态护林员焦保元日日奔走其中,用脚步“画出”波浪的“曲线”。

  一年四季,除了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寺滩乡单墩村的贫困户焦保元都要徒步巡山,不敢有一丝懈怠。焦保元家里有5口人,是2013年建档立卡户。虽有40多亩旱砂地,但微薄的庄稼收入也改善不了全家穷困的生活。“建房不光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了外债,孩子上学需要钱,父母身体不好也需时常照顾。”回想起那时的艰难,焦保元感慨万千。

  2013年,焦保元一家被认定为精准扶贫对象。随后生态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开始惠及这个家庭。

  最让焦保元高兴的是,2014年3月,他被村里聘为生态护林员,管护着3500多亩的生态林地。每天清早,穿上巡护服,戴上印有“生态护林员”字样的红袖标,焦保元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制止野外用火,阻止乱砍盗伐……他有时一个人巡护管辖区域,有时和同村的护林员一起进行拉网式的推进排查,基本上每天都要走4公里的山路。

  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全市森林草原区、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等地区高度耦合,这些地区不仅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生态扶贫的主战场。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两不误,我市脱贫攻坚生态扶贫专责工作组各部门单位通力协作,积极配合,想方设法促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积极推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工作。2016年,我市正式启动聘用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作生态护林员的工作,着重为因病、因残和因学致贫的家庭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根据市林业和草原局的统计,2016年以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选聘为生态护林员人数、资金不断增加,人数从728人到2099人,下达资金从582.4万元到1679.2万元。惠及人数也不断增加,涉及人口从4040多人到9518人,每人每年8000元劳务报酬全部兑现。

  为使贫困老百姓像焦保元一样端稳“生态碗”,2016年以来,我市向深度贫困县区倾斜安排生态环境改善和治理项目,有效提升了地质灾害防范能力,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数据显示,我市争取落实水土保持项目投资1.11亿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71.20平方公里,新修梯田5.77万亩。累计安排农村环境整治项目资金1555万元,实施农村环境整治项目41个,使贫困村垃圾得到及时清运、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端好“生态碗”,吃上“绿色饭”,脱下“贫困帽”。我市因地制宜挖掘生态优势,通过退耕还林工程、林果产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天保工程等项目开展生态扶贫工作,发展绿色产业。截至目前,我市完成退耕还林工程总任务45.2万亩,涉及贫困户4222户,户均补助12819元;实施林果产业项目,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47户,贫困人口1503人,补助资金98.33万元。生态扶贫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如今,作为受益人之一,焦保元一家2018年初就脱了贫。心怀感激的他,不仅工作用心,还主动参加一些相关技术培训,学习森林法规和森林防火知识。生态护林员的工作,他越做越专业。焦保元说:“既然担负使命,就要守护好绿水青山。”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