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崛起“绿色新城”
绿色园区产业新城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丽丽
地处铜城白银西南部的银西生态产业园,是一座在荒山荒坡上崛起的集现代化、园林化、集约化于一体的工业园区,定位为“白银新区、产业新城”“白银副中心”和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区域。
经过十年发展,银西生态产业园已成为引领白银绿色发展的生态之城、高新技术聚集的产业之城、投资兴业的筑梦之城和吸纳人口就业的宜居之城。2019年,园区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
2008年,白银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典型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一业独大”的优势渐失。面对经济发展何去何从的现实拷问,白银区开始在白银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银西生态产业园,构筑产业聚集发展平台,并在规划设计之初就确定了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基调。
自2011年园区全面开发建设以来,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2亿元,平整土地20388亩,修建道路33条46公里,供水、供电、供暖等配套设施同步建设,为园区迈步前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园区从政策法规、项目落地、人才引进、人才培训等方面都对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使企业能够放下包袱,轻松上阵,更好地发展,借助园区物流平台优势,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推动白银农业产业化。”甘肃中进邦农农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云昭说。
甘肃邦农现代农贸物流中心项目位于银西生态产业园,总投资1.53亿元,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建有精品水果区、蔬菜交易区、干货农特区、粮油副食区、水产海鲜区、禽蛋肉类区及农资农机区等功能区,配套建设了大型开放式交易厅等。
徐云昭说:“项目于2015年6月开工建设,2018年3月开始招商运营,目前已入驻商户160余户。项目全面运营后,可为白银周边30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预计年交易额将达到15亿元,年实现利润7500万元,上缴税收1500万元,带动就业2000人。”
“自2014年以来,白银区不断完善园区服务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吸引并支撑重点项目落地创新发展,先后建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食品工业、商贸物流、汽车商贸、住宅小区、城市综合体、科教城等八大功能区。”白银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管理委员会招商发展部主任张维弟说。
在支持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园区还配套建设了学校、幼儿园、卫生服务、社区养老、人才公寓等设施,银馨家园、锦华苑小区住户增至1.6万人,产城融合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为白银区转型发展撑起一片新天地。
“宁可不上项目,也不污染环境。”这是白银银西生态产业园发展建设中遵循的一条“铁律”。
多年来,银西园区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着眼绿色、环保、低能耗、无污染项目,大力推进生态绿化,在打造生态隔离和城市绿肺两大功能的同时,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实现供水、供热、供电、照明、通讯等基础设施集成优化、共建共享;实施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提升绿色产业层次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和治污手段,实现节能、降耗、减污以及企业间、企业内部能源、原材料的有机循环和多级利用,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带动园区内上下游企业和周边产业良性发展,推动绿色循环经济成为未来新的增长极。
目前,园区已引进企业90家,入驻项目111个,2019年技工贸产值35亿元,2020年前9月技工贸收入36亿元,税收1亿元,2020年预计产值47亿元。在园区注册登记的各类经济实体近500家,常驻户2200户,常住人口近7000人,产城融合的聚集效应已初步显现。
十年筑梦,未来可期!在国家级“绿色园区”这座新的里程碑前,白银区将提振精神,乘势而为,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努力朝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明天笃定前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11月12日前三季度定西市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2020年10月22日杨维俊在民乐调研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时强调 加快构建多元融合生态产业体系 全力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