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时政要闻

一枝一叶总关情——金昌市人大常委会一份调研报告的背后

 2020/12/03/ 10:16 来源:新甘肃 赵刚 曾琳 米钦

  赵刚  曾琳  米钦

  永昌县是全省“插花型”贫困县之一,该县西河片区包括焦家庄、新城子、红山窑三镇,有37个行政村,全市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有9个村在这里。西河片区外出就业人员多、进城就学人口多、本地就医难度大,“三就”问题成了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中之难,补短板、强弱项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永昌县西河片区脱贫攻坚情况,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根据市委安排,从2019年3月起,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历时4个月对永昌县西河片区三个镇进城农民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永昌县西河片区进城农民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等情况的调研报告》。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报告用详实的数据,揭示了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短板,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了破解难题的意见建议。调研报告经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后,市政府及永昌县及时采取措施,认真安排落实相关意见建议,有力推动西河片区农民“三就”问题的解决,推动永昌县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面退出、“插花型”贫困县顺利摘帽。

  对标对表细调研

  2019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常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部门、市政府相关部门,永昌县人大常委会和相关乡镇及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采取基础调查、座谈交流、汇总分析等方法,对3个乡镇37个行政村以及城关镇10个社区留守及进城农民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等情况进行了调研。

  ——农民就业情况。2018年,西河片区三镇外出就业务工38995人次,年人均劳务收入约2.02万元。当地常住人口中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外,就业渠道主要为就近务农、分散养殖或其他零星打工等,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农民就医情况。西河片区三镇有一级甲等卫生院1个,一级乙等卫生院2个,村卫生室36个,卫生院住院床位使用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农民子女就学情况。农村学校就学人口少,进城就学人口多。西河片区三镇现有(中)小学5所、公立幼儿园3所,其中学前教育适龄儿童2302人,本地就近入园仅占适龄儿童总数的0.70%。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8100人,本地就近入学仅占适龄儿童总数的2.12%。

  这一组组数字,反映了永昌县西河片区三镇在“三就”方面的基本情况。为了给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调研组在把握现状的同时,深入剖析了问题存在的症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找准病症开药方

  “当地区域发展劣势明显,村庄布局分散,人居环境较差,种植作物比较效益差,农民增收乏力,被调查农民中希望在本地就业、生活和就学的分别仅有29%、24%和10%。”

  焦家庄、红山窑、新城子西河片区三镇地处祁连山沿线冷凉灌区,受气候、土质和灌溉等条件制约,三镇土地流转亩均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未流转土地大部分以种植大(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同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及生态环境整治,当地原有采矿等企业关停后,未形成其他带动能力强的替代产业。

  市人大常委会从调研一开始就带着问题来,调研报告从富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和增收难、基层医疗水平不高、门诊医疗费报销运行机制不完善、农村生源减少与保障农村子女就学矛盾凸显等方面,客观反映了西河片区三镇农民在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当地产业以农业种植、初级仓储物流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规模较小,品牌效应和带动效应尚未完全形成,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吸纳富余劳动力有限,季节性和临时性用工占当地务工总数的88.59%。受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影响,农民就业观念和就业技能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雇用外来人员占总用工的37.87%。政府劳务信息服务机制不健全,供需信息不畅;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足;因县城吸纳就业能力不足,进城农民中有1600多人就业不稳定,4700多名陪读家长就业不充分。

  ——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就诊患者明显下降,村卫生室入不敷出,农村医务人才流失严重。各村卫生室实行门诊统筹年底集中报销,门诊就医费用不能全年及时报销,影响了农民参保积极性。城关镇卫生院与县中医院合并后变为二级医院后,其承担的一级医院职能由城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而城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配置不完善,不能满足群众方便就医及医药费报销。    ——受农村土地流转、教育资源整合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影响,西河片区中小学从2003年的49所,下降到现在的5所,办学规模持续萎缩。乡村教师队伍老龄化、教学能力弱,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短缺,难以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求。农村学生大量向城区转移,导致城区教育资源供给不足,进城农民举家租房或者在城区购房陪读,不仅增加了家庭生活成本和日常生活支出,而且导致了城区寄宿资源大量闲置。

  面对上述问题,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根据永昌县西河片区三镇的实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比如,从深化三镇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全面细化县域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突出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健全就业保障机制,多渠道促进进城农民就业;巩固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进一步完善门诊医疗费报销运行机制;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和配置,减轻农民子女就学负担;加强进城农民管理服务工作,保障进城农民权利和义务等。

  补齐短板抓落实

  在为期4个月的调研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帮助解决调研过程中存在的相关困难和问题,并于2019年7月初讨论形成了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经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西河片区三镇调研,实地了解和掌握留守群众、进城农民在就业就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综合分析、广泛论证、现场指导。永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和调研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相关问题清单,研究制定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西河片区进城农民管理服务和就业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2019-2022)》,从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就业渠道、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治理方式等5个方面明确了16项重点任务,逐项明确牵头单位工作任务,有效解决进城农民就业不充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结合西河片区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永昌县围绕城乡融合及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编制完成了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和包括西河片区10个乡镇镇(乡)域村庄建设规划,全面启动了“双百亿”祁连山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永昌县示范园区项目和西河片区的永昌县高原夏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组织实施了怡泉新禾戈壁农业循环产业园区、居佳万只肉羊场、毛卜喇花海农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同时,在全面落实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的基础上,立足西河片区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精心筛选确定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探索创新了“三变+高原夏菜”“三变+肉羊养殖”“三变+乡村旅游”等10多种“三变”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乡村振兴带动农户稳定增收。

  为全力解决农民就业难题,永昌县以菜草畜优势特色产业、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及特色饮食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高原夏菜、畜牧业、草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和快递运输、外卖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充分吸纳当地农民就地就近务工。2020年,西河三镇新增就业819人,总就业人数占有意愿劳动力的95.2%。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成运行永昌县就业扶贫服务中心(劳务市场),开通“永昌县劳务信息平台”微信公众号,信托劳务信息平台提供就业岗位14801个。持续强化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西河三镇劳动力培训人次同比增长10%。

  为推动解决进城农民在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的问题,永昌县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进城农民生活质量。结合《永昌县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方案》,持续加大西河三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同时,结合《永昌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办法》,降低县城公租房租赁价格和准入门槛,完成县城西津西苑公租房和西岚苑公寓楼1796套房屋装修分配,配套建成小区教育、医疗、便民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保障了进城农民的生活需求。2020年,西河片区入住县城公租房、公寓楼农户1489户,占进城农民总户的79.37%,有效盘活了城镇闲置住房,使进城农民租得起、住得进。

  围绕农民看病就医方面的难题,永昌县新增2家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使西河三镇卫生院均达到一级甲等标准。同时,逐步提高村医待遇,为村医预发每月2000-1000元不等的基本工资,并为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组建成立由县医院牵头的永昌县医共体联盟医院,全面落实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西河三镇36家村卫生室均实现医药费门诊统筹一站式时时结报,三镇农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8.13%。城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能力标准,方便了进城农民就近就医和异地结报。

  在子女教育方面,永昌县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在县城新建县四小、县三幼和四幼,县城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收西河三镇进城农民工子女4474人,同等享受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公办学校就读率达100%。完善学生住宿和自习托管形式,新增住校农民工子女102人,改善了进城农民家庭子女教育条件。同时,在西河片区生源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坚持改善西河三镇办学条件,组建5个城乡教育联合体,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投入运营校车3辆,实现了西河片区村社校车服务全覆盖。

  永昌县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进城农民教育管理,着力构建进城农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通过党员“双找双建”活动,将进城农民中600多名流动党员全部纳入社区党组织教育管理,切实发挥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2020年以来,为西河三镇办理居住证326人,并纳入社区管理享受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放管服”改革和“四办”改革及“户籍双清”和网格化管理,及时动态掌握人员流动情况。在城关镇等设置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17个,及时便捷为进城农民提供劳务信息咨询、社会保险缴纳、低保救助办理等服务,不断拓宽社区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所(站)建设,常态化开展“共治共建美好家园”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组建成立“1+7+N”为成员的协商民主议事委员会,围绕进城农民最关心的“关键小事”开展协商,及时协调解决矛盾纠纷,进城农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明显增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今年9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组成联合督查组,对永昌县西河片区进城农民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督查组认为,永昌县全力推进西河片区进城农民服务管理和就业保障等工作的落实,有效推进了进城农民就业就医及子女就学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突出问题的解决。

  在市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永昌县西河片区农民正与全市人民一道昂首迈进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