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脱贫攻坚的武威“答卷”
——武威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武威举全市之力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截至2019年,全市33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古浪县、天祝县脱贫摘帽。全市现行标准下的35.4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末的23.14%下降为零,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一
2019年,在新疆打工7年后,27岁的冯平终于在家乡天祝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舒适的工作环境,3600多元的月工资,上班只有3公里的路程……看到这些,冯平决定留下来。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如今,这里是充满现代气息的金鸡产业园。
在产业园建设中,干部群众克服高寒山区漫长冰冻期的困难,仅仅用时9个月就建成投产。参与项目建设的打柴沟镇镇长张永堂说,项目早一天投入运行,群众就早一天受益。
近年来,武威市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之基、富民之本,拉开架势培育群众家门口的产业,着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产业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从有到优、从短到长、从低到高、从粗到精、从弱到强的“六个转变”,让广大群众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增收,吃上了稳定脱贫增收的“定心丸”。
武威市委书记柳鹏表示,在扶贫产业发展上,武威不是就种植抓种植、就养殖抓养殖,而是坚持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谋划和开发。各县区都形成了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带动、有合作社支撑、有群众深度参与。
近两年,伊利、德清源、海升、牧原、嘉禾佳、天美、浪美等一批大项目在武威扎根落地,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和带贫益贫作用。
二
易地搬迁脱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个一批”工程之一。武威市南部山区山大沟深、自然条件严酷。针对这一实际,武威统筹脱贫攻坚和祁连山生态修复保护,陆续将祁连山高深山区、水源涵养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搬迁到了交通便利、地势开阔、容易培育产业的绿洲区进行安置,走出了一条高深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移民路子。
武威市先后规划建设了古浪县黄花滩、天祝县松山滩等93个移民安置区,新建住宅4.42万套,新开垦耕地12万亩,实施重点水利骨干工程和供水入户工程,集中搬迁安置了4.42万户17.0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97万户7.67万人。
全市累计投入国家和省级易地扶贫搬迁资金34.82亿元,落实搬迁贷款49.87亿元,在移民安置区配套建设了学校、幼儿园、村卫生室、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供水、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一揽子解决了搬迁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突出问题。
近两年,移民区累计建成日光温室9986座2.03万亩、养殖暖棚2.4万座133万平方米,搬迁群众中90%以上得到产业和就业政策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依靠产业和就业脱贫,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同时,武威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考虑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移民搬迁后,采取“退、封、造、管”等措施,促进生态有效恢复,实现了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双赢、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12月07日吴仰东王立奇就酒泉市脱贫攻坚工作回答记者问
- 2020年12月07日“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酒泉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 2020年12月07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甘肃省开展脱贫攻坚组织保障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