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市州发布  >  张掖新闻发布

山丹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0/12/23/ 16:10 来源:中国张掖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11月20日上午,山丹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新闻发布会在张掖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山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严秀峰女士,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张掖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和舆情应急科科长顾浩云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坚持示范引领,着力固强补弱,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近年来,山丹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突出重点、固强补短,统筹推进“五大振兴”,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山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严秀峰女士,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媒体有:甘肃日报社、省广播电视总台、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兰州晨报、张掖日报社、张掖市广播电视台、张掖新闻综合广播、中国张掖网、甘肃张掖网。

  首先,请山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严秀峰女士介绍山丹县“坚持示范引领,着力固强补弱,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相关情况;

  山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严秀峰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首先,非常感谢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以及社会各界对山丹县乡村振兴工作长期以来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现在,我就山丹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山丹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在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同时,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突出重点、固强补短,统筹推进“五大振兴”,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坚持抓特色、调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先手棋”,立足沿山冷凉和干旱特点,按照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的发展方向,积极扩大种植耐旱、节水、易于机械化生产的大宗农作物,持续提升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水平,重点发展壮大马铃薯、油菜、优质牧草、中药材、食用菌、肉羊肉牛“六个区域特色产业”,先后实施了爱福农业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五墩戈壁农业示范基地等项目29项,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千亩戈壁农业示范基地2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44个,区域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建成万只肉羊养殖基地5处、千头肉牛养殖场3个,肉羊养殖场(区)达到232个、肉牛养殖场达到39个,培育肉类屠宰加工企业3户,建成4个省级良种肉羊繁育场,建成肉牛肉羊养殖示范村26个,培育各类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370个,发展养殖大户3000多户,全县规模养殖比重由2010年的26%提高到60%以上。突出山丹马场、焉支山“双核”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为特点的乡村旅游业,集中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培育休闲农庄、星级农家乐、精品民宿、特色餐饮47户,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今年全县乡村旅游点已接待游客14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84万元,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市民消费新热点、农村经济增长极。

  二、坚持抓示范、树样板,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把乡村振兴示范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以312国道县城过境段、S590二级公路为产业布局轴线,重点打造集产业培育、美化绿化、环境整治、风貌改造等为一体的祁连西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县城西出入口改造提升工程,同步实施路面拓宽及绿化美化和沿路村居风貌改造项目,配套实施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绿化美化等重点项目36项,以点带面引领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在规划建设祁连西路和S590沿路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宜居村庄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的要求和“一户一宅”标准,全力推动生态宜居村庄建设,创新开展农村公租房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相对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农村“空心化”及“视觉贫困”等问题,全县计划新建生态宜居村庄6个,新建生态宜居房348套、公租房214套,已全部开工建设。结合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狠抓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城乡环境“14乱”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推动“三大革命”“六大行动”,扎实开展杂物归整、人畜分离、圈舍改造、栽花种果等活动,累计新建卫生户厕9776座,常住户改厕率达到68.4%,创建清洁村庄75个,特色风貌改造980户,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新建乡镇污水处理站5座,调整划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2处。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3.7%。全力推进农村危旧空置房拆除和腾退复垦工作,按照空置房拆除3000元、腾退复垦1万元补助标准,拆除危旧空置房屋5055户,复垦复绿2499户,切实解决了“视觉贫困”问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三、坚持抓队伍、聚人才,提供坚强智力支撑。抓好创业队伍培养,充分发挥能人众多的优势,借力借智,支持县内外能人投资现代设施农业、特色文化旅游业、技能型劳务等产业,深入实施“山丹籍优秀人才回流”计划,新增在外优秀人才94名,建成县级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18个、名师名家工作室11个、人才培养开发基地8个,成功孵化“青创科技”“精海小朱”等各类小微企业98户,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抓好人才队伍培养,持续选拔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到乡镇和村社任职锻炼,组织开展“人才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选派248名医疗骨干、科技(工业)特派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深入村社、企业、田间地头等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政策宣传、人才培训等服务。抓好工作队伍培养,用好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村“两委”班子成员三支队伍,依托培黎职业学院、山丹培黎学校,大力实施本土人才培育和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持续推进“10万农民工技能大培训”工作,突出抓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7400多人次,着力打造一支爱农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实用人才队伍,鼓励支持优秀农业人才留在农村、赢在农村。

  四、坚持抓创建、促提升,培育良好文明乡风。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8个乡镇和6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成文化活动广场(乡村舞台)110处、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8个,文化广场(乡村舞台)、农家书屋、村村通和广播电视播出均实现全覆盖。开展了第七届百姓春晚、民俗灯展、“文化进万家非遗闹新春”文化暖心演出活动和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等文化活动20场次。广泛开展“三下乡”“快乐老乡”“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活动,去年以来,先后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50多场(次),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创建行动”,建成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主题示范街等示范点54个。充分发挥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户等各类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评选表彰“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志愿者45名、优秀志愿服务组织10个,脱贫光荣户40户、致富光荣户20户,五星文明户695户,五星文明标兵户125户。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1个村和6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先后在各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脱贫攻坚理论政策宣讲活动114场次。深入挖掘农村乡土文化特色,实施了8个乡镇区域规划和111个村专项规划,搞好“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规划设计。建成乡村民俗文化展览馆和陈列馆3个、山丹非遗研发中心1个、名家工作室6个和省级非遗扶贫工坊4个,评选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完成“非遗工坊”国家级非遗产品销售平台入驻工作,丹美“剪纸·烙画”非遗扶贫工坊入选全国非遗购物节“云探店”。剪纸、烙画、麦秆画等民间手工艺品走出国门,罐罐席等地方传统特色美食被复活传承。

  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以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落实好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制度,持续推进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打造标准化样板党支部44个,建立党委(党组)书记及班子成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280个,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1个,建成党群共富示范基地32个,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合作社,将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农民增收致富愿望有机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显著提升。对1187名村干部后备干部队伍进行了优化调整,对1047名村(社区)“两委”成员进行了任职资格联审,清理不符合任职资格人员8名。同时,按照政治素质高、知识层次高、年轻化程度高、带富能力强“三高一强”要求积极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公开选聘行政村专职党组织书记32名、大学生村文书75名,100%的村实现了书记主任“一肩挑”,83.8%的村有了专职化村干部。在深入推进“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五治”融合治理新模式,增强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说事、议事、主事功能,真正让村里的事村民议、村民管、村民监督。

  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还存在村庄“空心化”现象突出、现代产业发展支撑乏力、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对标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工作,借鉴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紧盯阶段性目标,按照规划稳扎稳打,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在接续奋斗中实现山丹乡村全面振兴。

  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严县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按照惯例,请记者在提问之前先自报所在媒体的名称。

  1.张掖日报:乡村振兴实施以来,山丹县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

  严秀峰: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20字方针”,结合山丹县情实际,主要做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工作思路。立足我县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线一村庄”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构想,即祁连西路(原G312县城过境段)、S590沿路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生态宜居村庄建设为主的乡村振兴建设的战略构想,突出以培育产业为核心,以提升村容村貌为重点,以实施“三大革命、六大行动”为突破口,整合有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统筹谋划推进,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示范带、示范区,以点带面、串点成线,整体推进、全域提升,为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工作运转有序、协同高效,建立健全县负总责、乡村抓落实的农村工作机制,压实各级各部门和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出台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细则,分批次举办全县农村基层干部暨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班,充分调动各级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三是突出规划引领,强化支撑体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通过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引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改善提升,编制完成了《山丹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县委发〔2018〕1号)《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的意见》(县委发〔2019〕4号)及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的16条政策措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宜居村庄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1年)》(县委发〔2020〕11号)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完成了65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的编制,指导各乡镇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实施意见,形成“1+8+N”规划体系,即1个全县总体规划、8个乡镇的实施意见和多个部门工作方案,搭建起推进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四是整合有效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围绕破解“人地钱”的难题,充分发挥财政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引导和调节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统筹整合各方面资金,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倾斜、工商资本向乡村振兴集聚,建成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文旅融合项目等。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63元,比上年增加1166元,增长率8.8%。

  2.甘肃日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山丹县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在如何解决好“人才或者人”的问题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严秀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实现留住人、吸引人,就是乡村振兴要人气旺。第一是必须要有平台、有产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有钱可赚,这样才能吸引人、留住人。目前,在培植产业方面,我县进一步做大做强小麦、啤酒大麦、马铃薯等优势主导产业,立足沿山冷凉和干旱特点,做优做精马铃薯、油菜、优质牧草、中药材、食用菌、肉羊肉牛六大区域特色产业;依托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做活做实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先手棋”。综合考虑在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土地流转承包权、经营权、流转权的改革,把土地相对的向大户成规模的集中,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让农民就近务工,这样就可能把人留住,让他们有事干。第二是留住人的条件要考虑生态好、环境美,人居改善、基础完善,这样才留得住人。这方面,我县紧盯从根本上解决相对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农村“空心化”及“视觉贫困”等问题,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宜居村庄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的要求和“一户一宅”标准,进行生态宜居村庄建设,整合基础设施要素,有效解决水、电、路、讯、房、医、教等问题,今年全县新建生态宜居村庄6个,规划建设生态宜居房348套、公租房214套,已全部开工建设。第三是实施人才振兴。实施“山丹籍优秀人才回流”计划,更新完善山丹籍在外优秀人才库,新增在外优秀人才94名,累计建成县级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1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名师名家工作室11个、人才培养开发基地8个,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乡投资现代设施农业、特色文化旅游业、技能型劳务等产业。认真落实《山丹县县管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将县管拔尖人才工作补贴提高至5000元。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深入实施“本土人才培育”“劳动力技能培训”“旅游文化产业人才培育”“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等工程,持续推进“10万农民工技能大培训”工作,突出抓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7400多人次,其中精准扶贫劳动力400多人次。选派248名医疗骨干、科技(工业)特派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组建“天使服务团”“科技推广员”“专家服务团”三支人才队伍,深入村社、企业、田间地头等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政策宣传、人才培训等服务。积极组织“金钥匙”导师专家团深入农村学校送培送教,全面带动乡村教师提升专业能力。这些措施都为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甘肃经济日报:在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山丹县还有哪些考虑?

  严秀峰:下一步,山丹县将结合实际,从五个方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是大力推进农村的改革,不断增强农业的活力、农村的活力。二是抓好农村产业发展来增强基础,有产业就有事干,有钱挣才能留得住人,才能实现乡村人气旺。三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基础设施元素要素向农村延伸。四是抓好乡村文化的振兴,保护历史的文化遗迹,发掘马文化、长城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等,培养好的乡风。五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把“五治三团”基层治理模式的动力发挥出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经营队伍,让他们能够扎根,能够沉到基层去干工作。

  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弱项等重点任务,聚焦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工作,强化措施、创新举措,统筹做好乡村振兴与生态宜居村庄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工作。健全完善主要领导总体协调、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责任单位全力落实、领导干部包片抓点的包抓督导工作机制,切实强化日常调度、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逐级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增强抓乡村振兴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主持人: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刚才通过严县长的介绍,我们对山丹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希望各媒体加大对山丹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