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民生,青山是美丽,蓝天是幸福。12月22日,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在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上表示,甘肃将擦亮乡村之绿,促进“局部美丽”向“全域美丽”拓展升华。
航拍成县美丽乡村。张平良摄
相聚在“康养之城、诗画乡村”的魅力康县。当日,来自世界各国的嘉宾围绕牵手“一带一路”,共建美丽乡村,共话美丽合作、共创美丽事业等主体,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智慧和方案。共商“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发展“路线图”,共绘“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建设“工笔画”。
康县农家客栈(资料图)
去年10月,甘肃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联盟,成功举办了首届论坛,开创了“一带一路”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的先河,丰富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内涵。时隔一年,各方友人再次相聚,以“牵手‘一带一路’·共建美丽乡村”为主题,阐述先进理念、宣讲前沿观点、分享成功经验、深化交流合作,为甘肃带来了又一场充满智慧火花、激发头脑风暴的思想盛宴。
孙伟表示,美丽乡村是美丽国家、美丽省区最深厚的底色和最亮丽的成色。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征程中,让美丽乡村成为如意甘肃的特有气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康县花桥村游客接待中心。李克军摄
擦亮乡村之绿,促进“局部美丽”向“全域美丽”拓展升华。环境是民生,青山是美丽,蓝天是幸福。甘肃将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生态理念、传承历史文脉、突出地方特色、彰显时代精神,示范引领、梯次推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扩大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努力建设环境更优美、乡风更醇美、人文更和美的新时代美丽乡村,让甘肃美丽乡村成为海内外朋友向往的诗和远方。
陇南武都裕河赵钱坝村。冉创昌摄
扬起发展之帆,促进“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加速转变。甘肃多样的地形地貌、多元的气候类型、多彩的民族风情,孕育了独特富集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70%分布在乡村。甘肃将充分挖掘乡村多元功能价值,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让更多的山水变成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展望未来,美丽乡村不仅是一幅幅山水田园画,还有绿色生态的农特产品、温暖舒适的农家客栈,以及星罗棋布的农村电商,让生态有“钱景”,让美丽生财富,锻造美丽乡村经济的“甘肃样板”。
坪垭藏族乡莲花形布局的藏式风格整村扶贫搬迁安置区。(资料图片)
牢记为民之本,促进“美丽发展”向“美丽富民”转化提升。美丽乡村的根本价值追求,在于造福当代、荫及子孙,在于利民、惠民、富民。甘肃将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兴绿色之业、富生态之民,在兴绿色之业、富生态之民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旅游专业村、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业态扩面提质,建立稳定的带民富民机制,开辟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努力实现就业和收入“双提高”、生态和产业“双增值”、物质和精神“双促进”的良性互促格局,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民群众,让甘肃乡村越来越多地呈现外在和内在统一、兴陇和富民结合的生动景象。
陇南姑娘采摘新茶。杨宁静摄
搭建合作之桥,促进“各美其美”向“美美与共”合奏共赢。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绘制“一带一路”美丽乡村精彩画卷,需要各方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共建共享。甘肃将以此次论坛为平台和纽带,与大家一起携手并进、同频共振,共同推动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互享、文化互融,进一步强化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环境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使论坛盛开交流交融的鲜艳之花、结出务实合作的累累硕果。
陇南群众晾晒花椒。王玉英摄
甘肃是中华民族、华夏文明和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通道和枢纽,宛如一柄“玉如意”镶嵌在祖国西北。甘肃历史文化悠久厚重。是六大宗教交汇之地,也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唯一汇流之地,境内始祖文化、敦煌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灿若星河、交相辉映,誉冠华夏、名扬海外。甘肃自然地理独特多样,巍巍祁连、磅礴冰川、斑斓湿地、滔滔黄河、茫茫戈壁、浩瀚沙漠、广袤草原、塬梁丘陵错落分布,构成一幅雄浑壮丽的绝美画卷。甘肃人文精神质朴淳厚。从文明肇启到周秦先祖艰苦创业,再到近现代的南梁精神、铁人精神、“八步沙”精神等传承不息、历久弥新,孕育了陇原儿女厚道、质朴、勤劳的优秀品格。甘肃潜力前景巨大广阔。“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为这片热土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开辟了巨大发展前景、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经济日报记者 李琛奇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牛新建)
相关新闻
- 2020年12月23日【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临夏从“草包庄稼”填肚子渐到“铁杆庄稼”挣票子
- 2020年12月23日【中央媒体看甘肃】“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奖者讲述——矢志奋斗,为了这颗不变的中国心
- 2020年12月23日【中央媒体看甘肃】2020兰州花式足球公开赛举行
- 2020年12月23日【中央媒体看甘肃】从贫困户到“种药能手”的蜕变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